[发明专利]能防治葡萄炭疽病的生防菌株、菌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3189.3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6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奎华;刘长远;梁春浩;白元俊;王辉;关天舒;李柏宏;黄玉茜;臧超群;刘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2;A01P3/00;C12R1/125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韩辉 |
地址: | 11016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葡萄 炭疽病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防菌株、菌剂及其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能防治葡萄炭疽病的生防菌株、菌剂及其应用,属于有益生防菌株制成的生防菌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葡萄炭疽病[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Sacc.]也称晚腐病,1891年,在美国首次对该病进行了报道,该病在我国大多数葡萄栽培地区均有发生。由于葡萄连年种植,病原菌菌源增加,炭疽病逐年加重,目前已成为了葡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每年造成的产量损失达15%以上,严重地方达40%以上。目前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是化学防治,由于有些生产者长期使用化学农药,盲目打药,任意加大农药使用量,随意增加农药使用次数,更有甚者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导致该病抗药性增强,葡萄品质下降,果品污染,影响葡萄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危害消费者健康。这已成为葡萄可持续生产的严重障碍。
利用有益生防防治病害已有相当长的历史,Hartely(1921)首次利用有益生防防治猝倒病,Kerr(1973)利用放射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 K84)成功防治植物根瘤病。美国AgraQuest公司用枯草芽孢杆菌QST713菌株开发出活菌制剂杀菌剂Serenade TM,并于2000年通过环保局(EPA)的登记,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的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害。枯草芽孢杆菌MBI600在英国的MicroBio Group Ltd.、日本的Idemistu Kosan Co.,Ltd.等均已获得注册登记,并进行产业化生产,用于防治叶部病害(灰霉病、白粉病)和根部病害(枯萎病、根腐病、黑斑病等)。枯草芽孢杆菌FZB24在德国、美国等国家进行了注册,并在德国Bayer公司投入生产,用于防治番茄晚疫病、灰霉病和小麦白粉病,还可以作为增产促进剂。澳大利亚开发的B.SubtilisA-B对麦类和胡萝卜立枯病等具有良好的防治和增产作用。此外,L.R.Cavaglieri等从玉米根围分离获得的生防菌株B.Subtilis RC8和RC11对玉米轮状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国内科技人员利用有益生防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成果也有很多,例如;
公开号为cn1491563的发明专利申请给出的《一种防治恶性杂草水花生的菌株、菌剂及应用》,其特点是给出的菌株WNJ01,属于一种镰刀菌,Fusarium spp.,保藏号:CGMCC No.0922;该菌株具有寄生专化性强、环境安全、对水花生地上地下部分都有较好防除效果的特点;菌剂对所测试的作物均不致病。
公开号为cn1557164的发明专利申请给出的一种《多功能生防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以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出的木霉菌(Trichodermaharzianum)厚垣孢子为主要成分,以少量矿质营养元素为增效剂,以轻质碳酸钙及硅藻土为载体的多功能生防菌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由镰孢菌、腐霉菌、轮枝菌、丝核菌等病原真菌引起的多种作物土传病害,同时具有提高植物自身抗性、增加产量的多重功能。
公开号为cn 1568709的发明专利申请给出的一种《防治温室蔬菜疫病的复合菌剂》,其特点是包括环状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蜡状押宝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粘质沙雷氏菌,荧光假单胞菌。将以上各菌按1∶0.4~0.5∶0.2~0.3∶0.2~0.3∶0.2~0.3∶0.2~0.3比例混合后用PDA培养液33℃200rpm摇36小时,然后7000rpm离心,取湿菌与本实验室的菌体保藏液按1∶40(g/ml)配成菌剂,成品中活菌总浓度为1×109~1×1014cfu/ml。该菌剂由使用时可以做成堆肥使用,也可稀释后在移栽时灌根使用。对蔬菜疫病的平均防效可达75%以上,同时该菌剂可蔬菜增产4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未经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31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频电刀串口通讯装置
- 下一篇:智能检测电力远动通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