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瓶片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3289.6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7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何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国强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51408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可作为涤纶FDY生产原料的再生瓶片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PET)瓶(如矿泉水瓶、饮料瓶、食用油瓶等)几乎都是不可生物降解的,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处理回收利用废弃聚酯瓶已成为聚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近些年来,人们不断的开发了一些回收利用的方法:比如用回收的PET瓶片料(即回收的废弃聚酯瓶粉碎成的片料)制作短纤维,在实验室用于小螺杆做生产长丝的实验;中国专利公开号CN1683612公开了一种“由回收的聚酯瓶片料直接制造纤维的生产方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可对聚酯瓶进行回收利用,但仅限于一些低端产品、实验性质及对瓶片料要求相对较大的领域。在现有技术中生产获得的回收瓶片料因其杂质含量较高等原因而无法用于涤纶FDY这样纺织线速度高且对原料要求较高的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再生瓶片的生产方法,在实现对PET瓶回收利用的同时提高了其回收品质及效益,且为生产涤纶FDY提供了一种新的原料来源。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预清洗:将回收的PET瓶进行高速击打清洗以将杂质最大化清除,且在清洗过程中瓶与瓶之间相互摩擦,清洗的水温为70~80℃,清洗的水呈弱碱性、PH值为8~9,清洗时间为15min;
步骤二、粉碎分离:将预清洗后的PET瓶采用粉碎机粉碎成粒径为16mm的PET颗粒,之后将获得的PET颗粒输送至设有内胆的分离设备进行杂质与PET颗粒的分离,且分离设备的温度设定为常温、线速度设定为2500m/min;
步骤三、二次清洗:将经步骤二中分离处理后的PET颗粒输送至高温炉中进行高温旋转清洗,旋转线速度为2500m/min,炉内温度设置为90℃,炉内的水呈弱碱性、PH值为10~11,且每批PET颗粒在炉内的停留时间为20min;
步骤四、分离漂洗:将步骤三清洗后的PET颗粒输送至无内胆分离设备进行高速旋转分离,使PET颗粒中的杂质得到进一步的分离,之后将PET颗粒进行漂洗以除去碱性、微颗粒及悬浮物;
步骤五、脱水分离:将步骤四漂洗后的PET颗粒进行脱水,并把脱水后的PET颗粒进行更进一步的杂质分离,该分离操作与步骤二中分离操作一致;
步骤六、干燥:将步骤五最终获得的PET颗粒干燥处理至含水率小于等于百分之一,从而得所需的再生瓶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漂洗的具体操作:将PET颗粒采用螺杆输送的方式在漂洗池中进行漂洗,且螺杆输送PET颗粒的方向与漂洗池中水流的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漂洗池中的水深设为1.6m。
本发明一种再生瓶片的生产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回收的PET瓶依次进行预清洗、粉碎分离、二次清洗、分离漂洗、脱水分离及干燥后获得一种新的再生瓶片,该再生瓶片具有杂质少的特点,能够满足生产涤纶FDY线速度高的要求,即可作为涤纶FDY的生产原料,从而不仅实现对PET瓶的回收利用,而且提高了其回收品质及效益,与此同时,还为生产涤纶FDY提供了一种新的原料来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国强,未经何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32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拨叉式灭菌盘自动装卸机
- 下一篇:制备阿格列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