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呼吸面罩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3850.0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5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康寻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寻达 |
主分类号: | B63C11/16 | 分类号: | B63C11/16;A62B1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3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呼吸 面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呼吸辅助装置,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
背景技术
呼吸面罩作为一种帮助人们顺畅吸入空气中氧气的辅助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尤其是,在矿产井下作业、潜水作业、医疗急救过程中,呼吸面罩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
现有的呼吸面罩均包括一个与人面部形状匹配的面罩,在面罩外部设置空气进口,使用时,将面罩佩戴在上面部,使空气进口的内侧端对应人的口部,通常情况下,在一些环境空气质量较差的情况下(例如存在有毒气体或粉尘状漂浮物较多),还需要在面罩的空气进口中填装一些过滤层,这些过滤层能够起到吸附有毒气体或者粉尘的作用。然而,现有的呼吸面罩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通常需要配合外部供氧设备使用,例如,在矿井中作业时,由于井下空气稀薄,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为了防止缺氧,人们佩戴的呼吸面罩输入端通常需要接通氧气瓶,还有,在潜水作业中,同样需要附带一个氧气瓶,因为附带的氧气瓶具有一定的重量和体积,人们在井下或水下作业过程中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呼吸面罩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人们在井下或水下作业时,无需附带任何供氧设备,方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多功能呼吸面罩,它包括面罩、柔性管、进气端壳体,柔性管的一端连接在进气端壳体上,柔性管的另一端连接在面罩上,柔性管的管腔导通进气端壳体的内腔和面罩的空气进口,进气端壳体外壁上设置有多个与其内腔导通的进气孔,且进气端壳体的内腔中填装有一重力块或悬浮块。
所述进气端壳体包括上壳,以及可拆卸连接在上壳上部的下壳,重力块或悬浮块可拆卸的安装在进气端壳体内部。
面罩的空气进口内设置有过滤层。
所述过滤层为碳吸附层。
所述进气端壳体呈球状或正六面体状。
所述进气端壳体包括上壳、以及与上壳可拆卸连接的下壳。
所述柔性管的长度大于4m。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呼吸面罩在使用时,使用者无需随身附带任何供氧设备,使用者在水下或井下作用过程中,可将精力集中在实际操作中,同时,由于进气端壳体始终位于大气环境中,使用者所吸入的空气直接来源于大气,不会发生气体用尽的情况,大大增加了使用者在水下或进行作业的安全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多功能面罩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多功能面罩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多功能呼吸面罩包括面罩1、柔性管2、进气端壳体3,面罩1的形状与人脸形状匹配,采用软质塑胶材料制作而成,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其上与人口部对应的设置有一空气进口11,进气端壳体3为一球状的塑料壳体,内部具有一容置腔,在其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进气孔31,柔性管2连接在面罩1和进气端壳体3之间,并且,通过柔性管2的管腔将进气端壳体3的容置腔与空气进口11的输入端导通,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柔性管2与进气端壳体3和面罩1连接处,采用密封处理。在进气端壳体3的容置腔内,填装有一密度较小的悬浮块4。
参见图2,上述呼吸面罩可在水下作业过程中被应用,操作人员佩戴面罩1潜入水面A以下,选用密度小于水的材料制作悬浮块4,因而,进气端壳体3由于浮力的作用,位于水面A以上,操作人员在水面以下呼吸时,空气从进气孔31内进入到进气端壳体3的容置腔中,并经由柔性管2和空气进口11进入到操作人员的口腔中。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并不仅限于此,被应用于井下作业中,具体参见图3,将上述的悬浮块4替换成一重力块,操作人员佩戴面罩1下行到矿井B的作业区域,进气端壳体3被置于地面以上,由于重力块的作用,进气端壳体3可被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预定的位置,柔性管2则可根据操作人员位置的移动,变换不同的形状以适应作业需要。
本发明上述进气端壳体3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如六面体形状等,如图4所示,其还可以包括上壳32和下壳33,上壳32和下壳33可拆卸的连接,并且上述悬浮块4或重力块可拆卸的连接在进气端壳体3的容置腔内,如此,则可方便更换内置的悬浮块或重力块,同时上壳32和下壳33之间还可供操作工具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寻达,未经康寻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38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