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泡阻燃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3875.0 | 申请日: | 201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2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段燕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蓝星东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5/26 | 分类号: | C08G65/26;C08G65/28;C08G18/4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多元 合成 方法 | ||
1.一种软泡阻燃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和多元醇类化合物为混合起始剂,先在胺类催化剂作用下,与氧化烯烃进行聚合得到高羟值聚醚,高羟值聚醚再在碱金属催化剂作用下,补加氧化烯烃进一步聚合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泡阻燃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是三聚氰胺与甲醛以1∶3的摩尔比,在温度60~100℃下反应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泡阻燃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羟值聚醚羟值为400~6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泡阻燃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泡阻燃聚醚多元醇羟值为40~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泡阻燃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和多元醇类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100~10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泡阻燃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和多元醇类化合物质量之和是整个反应体系质量的5%~80%;所述反应体系为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多元醇类化合物、胺类催化剂、氧化烯烃和碱金属催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泡阻燃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胺类催化剂的质量用量是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和多元醇类化合物质量之和的0.5%~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泡阻燃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烯烃的质量用量是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和多元醇类化合物质量之和的3倍~20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泡阻燃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金属催化剂的用量是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和多元醇类化合物质量之和的0.5%~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泡阻燃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类化合物选自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甘油、季戊四醇、木糖醇、山梨醇、甘露醇、蔗糖、葡萄糖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泡阻燃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胺类催化剂选自二甲胺、二乙胺、二乙醇胺、三乙胺、三乙醇胺、叔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泡阻燃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烯烃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泡阻燃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金属催化剂选自甲醇钠、乙醇钠、氢氧化纳、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蓝星东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蓝星东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38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