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锻压件的冷锻-温锻数控成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4862.5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4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J5/02 | 分类号: | B21J5/02;B21J9/20;B21J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锻压 数控 成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锻压件的冷锻-温锻数控成形方法,属于机械工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锻压件成形方法由冷锻、温锻、热锻。热锻温度在再结晶温度以上,温锻温度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回复温度以上,冷锻温度在回复温度以下。
现有的技术有冷锻、温锻、热锻分别成形的工艺,也有先温锻-后冷锻或先热锻-后冷锻复合成形的工艺。
专利号为00112445.5的发明专利,发明了一种汽车等速万向节内星轮毛坯制作工艺,其特征是采用冷-温精锻成形方法,棒料锻坯在冷挤压机上进行冷挤压冷锻预成形,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需要把坯料剥皮制坯,送磷皂化生产线进行磷皂化处理后,还需要冷挤压模具进行冷挤压预成形。
专利号为92111700.0的发明专利,发明了一种汽车传动轴等速接头的内轮制造方法,先冲切钢棒基材以获取预定尺寸的素材;再将素材置放在冲压机械,以对素材冲压加工成胚材;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胚材变形量较小。
上述工艺采用曲柄压力机,存在力能不能数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先冷锻成形、再加热、后温锻成形的螺旋压力机用锻压件的冷锻-温锻数控成形方法。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锻压件的冷锻-温锻数控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
首先分别测定用于冷锻、温锻的螺旋压力机和模具综合刚度的数值,其中工序一用于冷锻,设置有螺旋压力机和模具进行冷锻,工序二用于加热,工序三用于温锻,设置有螺旋压力机和模具进行温锻,具体步骤为:①在工序一上,将吨位仪安装在螺旋压力机的机身上,把模具安装到螺旋压力机上,输入螺旋压力机转动惯量Jl和电机角速度ωc;控制电机动作,待检测到电机角速度值等于输入的电机角速度ωc时,控制部件控制电机匀速,随后实施打击,吨位仪显示压力值Fl;按公式计算螺旋压力机和模具的综合刚度数值Cl;②在工序三上,重复工序一的步骤,将吨位仪安装在螺旋压力机的机身上,把模具安装到螺旋压力机上,输入螺旋压力机转动惯量Jm和电机角速度ωc;控制电机动作,待检测到电机角速度值等于输入的电机角速度ωc时,控制部件控制电机匀速,随后实施打击,吨位仪显示压力值Fm;按公式计算螺旋压力机和模具的综合刚度数值Cm;
其次,实施数控成形,具体步骤为:①在工序一,把冷态坯料放置于螺旋压力机的模具之间,输入运行数据Cl、Edl、Fdl,控制部件根据公式计算冷态锻压所需的电机转速ωl的值,进而控制电机动作,当检测到电机转速等于该锻压件冷态成形所需的电机转速ωl时,控制电机匀速,滑块下行,实施打击,得到按工艺参数成形后的冷态锻压件,打击结束后,电机反转,滑块回程,达到上止点时,控制部件控制电机减速、制动器制动;②在工序二,把冷态锻压件加热至700-800℃,成为温态工件;③在工序三,重复工序一的步骤,把温态工件放置于螺旋压力机的模具之间,输入运行数据Cm、Edm、Fdm,控制部件根据公式计算温态锻压所需的电机转速ωm的值,进而控制电机动作,当检测到电机转速值等于该锻压件温态成形所需的电机转速ωm时,控制电机匀速,滑块下行,实施打击,得到按工艺参数成形后的温态锻压件,打击结束后,电机反转,滑块回程,达到上止点时,控制部件控制电机减速、制动器制动,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上述式中:ωc为电机角速度,推荐取值3π;Jl为用于冷锻的螺旋压力机转动惯量,Cl为用于冷锻的螺旋压力机和模具的综合刚度,Fdl为冷态工件的变形抗力,Edl为冷态工件的变形功,Jm为用于温锻的螺旋压力机转动惯量,Cm为用于温锻的螺旋压力机和模具的综合刚度,Fdm为温态工件的变形抗力,Edm为温态工件的变形功。
所述的锻压件的冷锻-温锻数控成形方法,螺旋压力机包括电机、控制部件、传动机构和安装在机身上的工作机构,其中控制部件与电机连接,电机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工作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48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