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楂糖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5430.6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3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G3/48 | 分类号: | A23G3/4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楂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果糖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山楂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山楂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山楂酸、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等,还含有黄酮类、内酯、糖类、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矿物质,所含的解脂酶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促进胃液分泌和增加胃内酶素等功能。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消积化滞、收敛止痢、活血化淤等功效。山楂虽然对人体健康益处颇多,但直接食用口味酸涩,口感较差,不少人群不喜欢食用而导致无法从中获益。
鉴于上述理由,本发明人对山楂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感好并具有与山楂相同保健功效的山楂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感好并具有与山楂相同保健功效的山楂糖的制作方法。
一种山楂糖,主要由如下组分制备而成:A)40-50重量份的山楂汁,此山楂汁为由20-30重量份的山楂与40-60重量份的水熬煮而成的熬煮液;B)50-60重量份的白糖膏,此白糖膏由重量比为7∶3的白糖与水制成。
还包括有C)1-2重量份的香精。
一种山楂糖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山楂汁的制备:
a)清洗:将成熟、无病虫害、新鲜的山楂用水清洗干净;
b)熬煮:称取20-30重量份的山楂和40-60重量份的水,将称取的上述山楂和上述水倒入锅内熬煮半小时后,用细布将山楂渣滤出后即可得到山楂汁;
2)白糖膏的制备:
a)配料:称取白糖和水并混匀,白糖和水的重量比为7∶3;
b)将混匀的白糖和水在压力为0.38-0.42MPa,温度为105℃-110℃下进行化糖反应,待白糖全部化开后加热煮沸得到半成品;
c)将上述半成品在气压为0.7-0.8MPa,温度为130-160℃下进行真空浓缩反应,得到糖稀;
d)将上述糖稀冷却至110-115℃,得到白糖膏;
3)制作:
a)调和:称取40-50重量份的上述山楂汁和50-60重量份的上述白糖膏,混合搅拌在一起得到混合物料;
b)冷却:将上述混合物料冷却至80-90℃;
c)成型:将冷却好的混合物料倒入成型模具内进行压制成型,便得到山楂糖。
在步骤3)的步骤a)中加入1-2重量份的香精。
上述成型模具的成型形状为心形、球形、方块形或卡通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原料为山楂汁和白糖膏,其中山楂汁是由山楂与水制备而成的,即山楂汁具有与山楂相同的功效,而且,白糖膏的含糖量较高,则本发明的山楂糖,其口味酸甜,口感较好,适宜多种人群食用,并具有与山楂相同的保健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山楂糖,主要由如下组分制备而成:A)40-50重量份的山楂汁,此山楂汁为由20-30重量份的山楂与40-60重量份的水熬煮而成的熬煮液;B)50-60重量份的白糖膏,此白糖膏由重量比为7∶3的白糖与水制成。
本发明中,为了增强食用口味,还可加入1-2重量份的香精。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一种山楂糖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山楂汁的制备:
a)清洗:将成熟、无病虫害、新鲜的山楂用自来水清洗干净;
b)熬煮:称取20kg的清洗过的山楂和40kg的水,将称取的山楂和水倒入锅内熬煮半小时后,用细布将山楂渣滤出后即可得到山楂汁;
2)白糖膏的制备:
a)配料:按重量比7∶3称取白糖和水,进行充分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液;
b)将所得的混合液倒入蒸汽化糖锅内,在压力为0.38MPa,温度为105℃下进行化糖反应,待白糖全部化开后加热煮沸得到半成品;
c)将所得的半成品倒入真空浓缩煮糖锅内,在气压为0.7MPa,温度为135℃下进行真空浓缩反应,得到糖稀;
d)将所得的糖稀冷却至110℃,即可得到白糖膏;
3)制作:
a)调和:称取10kg的山楂汁、12kg的白糖膏与0.22kg的香精,再将称取的各组分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物料;
b)冷却:将所得的混合物料冷却至80℃;
c)成型:将冷却好的混合物料倒入成型模具内进行压制成型。
本实施例中,可将成型模具的成型形状设置成心形、球形、方块形、卡通形等立体形状,这样使山楂糖的外形较为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54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畜禽养殖中草药饲料改良剂
- 下一篇:闭式单点压力机模具自动水冷润滑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