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连续变化放大倍率的光学显微镜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6029.4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9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蔡小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1/26 | 分类号: | G02B2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变化 放大 倍率 光学 显微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观察和测量的光学显微镜,特别是涉及到可连续变化放大倍率的光学显微镜,以适合不同被观察或被测量的物体大小的要求。
背景技术
光学显微镜是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可以观察和测量微小物体的光学仪器。为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物体,通常光学显微镜都配有1套放大倍率不同的物镜,如10X,20X,40X,60X,直至100X。观察不同大小的物体时,可以换用不同的放大倍率。但每个显微镜配置的一套物镜是确定的,也就是说只能用某个固定的放大倍率的物镜来观察物体,而无法根据被观察或测量的物体大小选择最合适的放大倍率。
现有的连续变倍光学显微镜都是通过调整镜头内部不同镜片间的距离来实现连续变化放大倍率,这样机构很很复杂。如专利200410042213.7提出了一种复杂的机械机构来保证在改变各镜头间距离时各透镜可以同心的连续变倍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光学显微镜在观察不同大小的物体时,需换用不同的放大倍率物镜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以很简单实现连续变化放大倍率的光学显微镜,以适合观察不同大小物体时选择最合适的放大倍率。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现在设计的显微镜物镜到目镜的镜筒长度在有限远光学设计时是确定的160mm,在无限远平行光设计时是200mm。不同放大倍率的物镜都是如此。实际上,如果把显微目镜或CCD相机布置在距离物镜出口不同距离上,可以得到不同大小的放大图像。目镜或CCD相机距离物镜出口近,图像放大倍率就小,距离远,放大倍率就大。根据这个原理,如果连续改变物镜出口到目镜或CCD相机间的距离,就可以实现光学显微镜放大倍率的连续变化。当目镜或CCD相机不处在设计的镜筒长度160mm或200mm时,放大的图像质量会有所下降,但图像中间部分的质量基本保持不变,这样在得到不同放大倍率图像时,仅采用中间高质量部分的图像用于观察和测量目的。
基于上述的发明原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连续改变放大倍率的光学显微镜,包括物镜、CCD相机或目镜、用于放置载玻片的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显微镜置有调整所述的物镜和CCD相机或目镜之间距离的调整装置;所述放置载玻片的平台和物镜之间置有放置载玻片的平台和物镜间距离的调整装置;物镜和CCD相机或目镜间距离的调整装置外置有遮光套。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可连续改变放大倍率的光学显微镜,连续改变CCD相机到物镜出口的距离,可以连续改变显微镜的放大倍率。在观察较大物体时,需要的显微镜放大倍率较小,可以调节调整机构将CCD相机移动到距物镜出口较近的位置,这样在CCD相机上得到的图像放大倍率较小,可以很好地观察该较大物体。在观察较小物体时,需要的显微镜放大倍率要大,这时可以调节调整机构将CCD相机移动到距物镜出口较远的位置以获得较大的放大倍率。在需要对某些较大物体进行总体过程和微小细节进行观察时,可以先将CCD相机移动到距物镜出口较近的位置,观察该较大物体的总体,然后缓慢移动CCD相机至物镜出口的距离,以连续改变显微镜的放大倍率,直至获得合适的放大倍率,可以清晰观察物体的细节。遮光套的作用是防止外界光影响观察或测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仅用1个显微物镜就可以实现光学显微镜放大倍率的连续变化,而不是几个不同放大倍率物镜得到的有限的几种放大倍率,或采用复杂的光学系统来实现连续变化放大倍率,不仅使得在观察或测量物体总体和细节时可以分别得到合适的放大倍率,还减少了显微镜的物镜数目,降低了显微镜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实施例2示意图;
图3 为本发明实施例3 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60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轮胎
- 下一篇:一种壳聚糖等离子接枝透明质酸生物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