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补骨脂提取物和淫羊藿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复方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6292.3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8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娟;朱兆荣;杨敏;罗艺晨;吕雪;邱印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487 | 分类号: | A61K36/487;A61P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骨脂 提取物 淫羊藿 组合 及其 复方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物的组合物,特别涉及补骨脂黄酮提取物和淫羊藿提取物的组合物,还涉及补骨脂黄酮提取物和淫羊藿提取物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某些动物的竞技比赛,如赛马等;某些家畜的体力劳动,如耕牛等;某些工作犬,如搜救犬、搜爆犬、导盲犬、缉毒缉私犬等,在长时间工作劳动中,都需要消耗大量体力,而这些动物在运动性疲劳后没有得到及时恢复,使疲劳累积导致疲劳过度,或者当发生运动性疲劳时没有及时地进行调整,继续保持原有的运动,加深疲劳程度,导致力竭,这些都会使运动性疲劳变成一种病理现象,从而对动物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能用于缓解动物的疲劳,提高动物的能量代谢的药物一直处在积极的探索中。
补骨脂来源于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果实,性温,味辛,具补肾助阳之功效。补骨脂含有多种有效活性成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研究人员从中已分离出香豆素类、黄酮类、萜酚类等化合物四十余种。其中,补骨脂黄酮是补骨脂中最具医疗价值的活性成分。补骨脂黄酮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包括抗肿瘤、抗氧化、保护心血管和改善骨质疏松等作用,同时,延缓疲劳、提高能量代谢;其在延缓疲劳、提高能量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淫羊藿来源于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的干燥叶,性温,味辛、甘,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效。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木脂素、生物碱、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其中,淫羊藿的黄酮是淫羊藿最具有医疗价值的活性成分,例如:增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及肾上腺皮质轴、对免疫系统等作用、抗衰老。
补骨脂黄酮和淫羊藿黄酮由于不易溶于水,生物利用度率低,因此,兽医临床上没有补骨脂黄酮和淫羊藿黄酮的单方或复方的制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含补骨脂提取物和淫羊藿提取物的组合物,能缓解动物的疲劳及提高动物的能量代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补骨脂提取物和淫羊藿提取物的组合物,它由下述重量份配比原料制成:
补骨脂提取物 3.5-7.5份,淫羊藿提取物 3.5-7.5份;
所述的补骨脂提取物含有总黄酮的重量百分比不低于90%;所述的淫羊藿提取物含有总黄酮的重量百分比不低于85%。
进一步,补骨脂提取物和淫羊藿提取物的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配比原料制成:
补骨脂提取物 5份,淫羊藿提取物 5份。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含上述补骨脂提取物和淫羊藿提取物的复方制剂,生物利用率高,方便对动物给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含补骨脂提取物和淫羊藿提取物的复方制剂,它由下述重量份配比原料制成:
补骨脂提取物 3.5-7.5份、淫羊藿提取物 3.5-7.5份、填充剂 50-150份、粘合剂 50-150份、崩解剂 50-70份。
进一步,所述的填充剂为淀粉、糖粉、糊精、乳糖、微晶纤维素、磷酸氢钙中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粘合剂为淀粉、纤维素中一种或两种;所述崩解剂为淀粉、纤维素、泡腾崩解剂中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的复方制剂是片剂或颗粒剂。
本发明目的之三在于提供所述的含补骨脂提取物和淫羊藿提取物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产品稳定性好,适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含补骨脂提取物和淫羊藿提取物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骤:
1)将所述的粘合剂加水调成浆;
2)将所述的填充剂和崩解剂加入步骤1)所得的浆中,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制得辅料颗粒;
3)将步骤2)所得辅料颗粒与补骨脂提取物、淫羊藿提取物混合均匀,制得混合颗粒。
进一步,含补骨脂提取物和淫羊藿提取物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它还包括下述步骤:
4)将步骤3)混合颗粒成型,包装,灭菌,即得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62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