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粘稠度流体传输泵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6353.6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2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泽元;冯光;黄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航天烽火精密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10 | 分类号: | F04C2/10;F04C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稠度 流体 传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粘稠度流体传输泵。
背景技术
内啮合齿轮泵中的齿轮副以及齿轮副之间的月牙型构件对泵的工作性能有非常大的影响。
传统的内啮合齿轮泵采用内齿轮为主动轮,外齿轮为从动轮,月牙板偏置的设计,这种设计适合传输有机酸、动物脂肪、菜油等具有一定粘稠度的流体,但是对于具有高粘稠度的流体,传统的内啮合齿轮泵由于其自吸能力弱,在传输时会出现传输效率低下,甚至无法正常工作等问题。
传统的内啮合齿轮泵所用齿轮,其齿廓曲线多采用摆线、直线和复合曲线。采用这些齿廓曲线的齿轮在传输时有各自的优点,但是在传输中都会产生较高的输出脉动,影响传输的平稳性,缩短泵的使用寿命。而且以上几种齿廓曲线加工难度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合传输高粘稠度流体,成本低,输出脉动小,寿命长的高粘稠度流体传输泵。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粘稠度流体传输泵,其特征在于:由内齿轮和外齿轮组成的内啮合齿轮副安装在泵体内,端盖和右端盖分别安装在泵体的左右两边,压盖安装在泵体的上方,内齿轮通过固定轴以及滑动轴承同端盖连接固定,传动轴穿过右端盖,通过键与外齿轮连接,传动轴和右端盖之间安装轴承和填料圈,填料圈压盖安装在右端盖右方,支架穿过传动轴,与右端盖相连,支架与传动轴之间安装轴承,轴承由分别位于其左右两边的大孔轴承盖和小孔轴承盖固定。
端盖上设有内齿轮固定轴安装孔,端盖上包含有与之整体成型的月牙板,所述月牙板的外圆弧中心与端盖的中心重合,内圆弧中心与内齿轮固定轴安装孔的中心重合。
内齿轮的齿廓曲线为一段圆弧,半径为80-120mm,内齿轮轮齿的数量为5-10个。
外齿轮的外齿轮轮齿布置在外齿轮的轴向端面上,外齿轮轮齿的朝向向内,外齿轮的齿廓曲线是一段与内齿轮的齿廓曲线共扼的圆弧,半径为80-120mm,外齿轮的齿根圆半径等于外齿轮的直径,外齿轮轮齿的数量为8-13个。
通过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优点是:与传统的内啮合齿轮泵相比,本发明采用外齿轮为主动轮的设计,且月牙板内外圆弧中心分别与内齿轮和外齿轮的中心重合,能提供更好的密封效果,使泵的自吸能力加强,适合传输高粘稠度流体。齿轮的齿廓曲线采用圆弧,啮合时轮齿的重合度高,能大大减少输出脉动,使得传输平稳,延长泵的了使用寿命,而且圆弧状齿廓加工简单,制造成本低。总之,本发明所述的高粘稠度流体传输泵,解决了内啮合齿轮泵无法传输高粘稠度流体的问题,具有自吸能力强、传输平稳、寿命长和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内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2内齿轮A-A向剖视图
图3外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4外齿轮B-B向剖视图
图5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6端盖C-C向剖视图
图7高粘稠度流体传输泵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端盖,2-内齿轮,3-滑动轴承,4-固定轴,5-泵体,6-压盖,7-外齿轮,8-右端盖,9-轴承,10-填料圈,11-填料圈压盖,12-支架,13-大孔轴承盖,14-小孔轴承盖,15-传动轴,16-轴承,17-键,18-内齿轮固定轴安装孔,19-内齿轮轮齿,20-外齿轮轮齿,21-月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7所示,一种高粘稠度流体传输泵,包括端盖1、内齿轮2、固定轴4、泵体5、外齿轮7、右端盖8、支架12和传动轴15,由内齿轮2和外齿轮7组成的内啮合齿轮副安装在泵体5内,端盖1和右端盖8分别安装在泵体5的左右两边,端盖1上的月牙板21将泵内空间分成低压区和高压区,分别用于流体的进出。压盖6安装在泵体5的上方,内齿轮2通过固定轴4以及滑动轴承3同端盖1连接固定,传动轴15穿过右端盖8,通过键17与外齿轮7连接,带动外齿轮7转动传动。轴15和右端盖8之间安装轴承9和填料圈10,填料圈压盖11安装在右端盖右方,支架12穿过传动轴15,与右端盖8相连,支架12与传动轴15之间安装轴承16,轴承16由分别位于其左右两边的大孔轴承盖13和小孔轴承盖14固定。
如图1和图2所示,内齿轮2的齿廓曲线为一段圆弧,半径为80-120mm,内齿轮轮齿19的数量为5-10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航天烽火精密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航天烽火精密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63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肩胛骨拉钩
- 下一篇:具有受孕监测功能的数字相框及终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都具有相同数目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啮合式,即带有与齿轮机构相似的配合构件的啮合
F04C2-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啮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间具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