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派梯方法及其验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6718.5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8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宗群;张景龙;田栢苓;曲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B1/14 | 分类号: | B66B1/14;B66B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国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方法 及其 验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派梯方法及其验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今的很多高层楼宇中,单台电梯已经不足以服务于全部客流,需要设置几台或多台电梯构成的电梯群组来满足需要。电梯群需要通过群控器来调度控制群组中各部电梯,以实现整个电梯群的高效运行。
目前使用的电梯群控系统大多以减小乘客乘候梯时间,减小轿厢拥挤度等作为群控调度的目标,而往往忽视了有效减少系统能耗。事实上,绿色节能群控电梯是当今及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影响群控系统节能调度的根本原因是乘客交通流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各层候梯乘客人数未知,各电梯轿厢内乘客人数未知等,系统在这些不确定条件下进行优化调度时,往往会由于缺少精确的乘客交通流信息,而使系统很难得到最节能的调度策略,从而浪费大量不必要的能耗。如能有效处理这些不确定,系统就可在时间、拥挤度指标容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节约系统能耗,实现电梯群控系统的绿色运行。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能耗,提高电梯运行效率的派梯方法,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节能派梯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通过设置于楼道内与轿厢内的摄像头,实时获取各候梯楼层的实际候梯乘客人数与各轿厢内的当前乘梯人数,用以在精确获取乘客交通流人数信息的条件下,实现在确定性交通流条件下进行群控节能最优调度;
将乘客的外呼请求区分为上行与下行外呼,并根据相应的上下行规则分别进行调度。
上行规则是:对于某层的上行外呼请求,首先判断有无上行电梯且位置低于外呼楼层,或电梯静止待命的电梯,如果存在再判断存在几部这样的电梯,并选择距离呼梯楼层最近的电梯去服务;如果不存在,再优先选择距离底层较近的下行电梯去接送;如果不存在下行电梯,系统再优先选择距离顶层较近的上行电梯进行接送;如果派某部梯进行接送后,仍有剩余下行候梯乘客,群控系统仍将按照上述流程,逐步筛选更有利于系统节能的电梯进行接送。
下行规则是:首先判断有无下行电梯且位置高于外呼楼层,或电梯静止待命,如果存在再判断存在几部这样的电梯,并选择距离呼梯楼层最近的电梯去服务;如果不存在,再优先选择距离顶层较近的上行电梯去接送;如果不存在上行电梯,系统再优先选择距离底层较近的上行电梯进行接送;如果派某部梯进行接送后,仍有剩余下行候梯乘客,群控系统仍将按照上述流程,逐步筛选更有利于系统节能的电梯进行接送。
节能派梯方法验证装置,由虚拟群控器,虚拟电梯系统及摄像头人数识别系统三部分构成,其中:
虚拟群控器,用于在精确获取乘客交通流人数信息的条件下,根据上下行规则分别进行电梯虚拟调度;
虚拟电梯系统,接受虚拟群控器控制,模拟电梯运行;
摄像头人数识别系统,收集摄像头获取各候梯楼层的实际候梯乘客人数与各轿厢内的当前乘梯人数,并将获取的乘客交通流人数信息传送给虚拟群控器。
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采用摄像头准确测知乘梯信息,按照上、下行规则派梯,因而能实现节能降耗,使电梯处于绿色运行状态;
本发明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只需对现有群控电梯进行简单改造升级,包括在楼道与轿厢内加装摄像头,并将本发明群控算法嵌入到控制楼宇多部电梯运行的中央控制器中,就可实现电梯群系统的节能绿色运行。
附图说明
图1电梯客流人数识别示意图。
图2节能调度算法流程图。
图3派梯环示意图。
图4上行外呼派梯流程图。
图5下行外呼派梯流程图。
图6群控验证平台总体结构图。
图7群控仿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何使电梯群控系统有效降低能耗是当今群控调度的研究热点。影响群控系统节能调度的关键因素是电梯交通流的不确定性。针对此问题,本发明借助于摄像头人数识别技术,实时监控楼宇中各楼层的候梯人数与各轿厢内的乘梯人数,将不确定的群控调度问题转化为确定优化问题,在精确已知乘客交通流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规则的节能调度方法,并建立了由软硬件构成的群控验证平台进行了仿真验证。在实际应用中,只需对现有群控电梯进行简单改造升级,包括在楼道与轿厢内加装摄像头,并将本发明群控算法嵌入到控制楼宇多部电梯运行的中央控制器中,就可实现电梯群系统的节能绿色运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与经济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67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