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供可调式补光的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7200.3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5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石维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5/03 | 分类号: | G03B15/03;H05B37/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余功勋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供 调式 电子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供可调式补光的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同时利用多种发光二极管组件来提供可调式补光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智能型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笔记本电脑或平板计算机等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不论各类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主要功能为何,其多半提供拍摄相片和视频短片的摄像功能,因此也常被当成数码相机/摄影机来使用。
在摄影或照相的过程中,若是周围环境的自然光亮度不足,则需利用辅助的人造光源来改善影像效果。具备摄像功能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中,氙气闪光灯(xenon flash lamp)和白光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补光灯为最常见的辅助人造光源。氙气闪光灯能提供高光度的线光源,其色温接近约在5500°K~6000°K的自然光,因此广泛地应用在专用数码相机上。然而,氙气闪光灯成本较高,其充电闪光所需的高耗电量也会大幅缩短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待机时间。
相比之下,白光发光二极管补光灯有制造容易、寿命长、高光电转换效能和低耗电等优点,因此特别适合应用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在现有技术中,应用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白光发光二极管补光灯是采用低光波长设计,由蓝光发光二极管组件搭配黄色荧光粉以混光方式提供白色光源,因此在红色和绿色方面的表现较弱。在进行补光拍照或摄影时,目标物容易偏白,影响整体画面色彩表现。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白光发光二极管补光灯仅能提供固定色温的人造光源,并无法让用户依其喜好来自行调整补光灯的色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供可调式补光的电子装置。
本发明的提供可调式补光的电子装置,其包含:
一摄像模块,用来拍摄影像;
一多色温补光灯,用来在该摄像模块运行时提供光线,其包含一第一光源,用来提供波长在一第一预定范围内的光线;以及一第二光源,用来提供波长在一第二预定范围内的光线;
一多信道驱动电路,用来依据一控制信号以产生该第一光源的一第一驱动电流和该第二光源的一第二驱动电流;
一控制器,用来依据一用户指令所对应的一补光模式来产生该控制信号;以及
一用户接口,用来接收该用户指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本发明中的电子装置能在摄像模式下提供可调式多色温补光功能,让用户依其喜好来自行调整补光灯的色温,因此在不同环境下拍摄到的画面都能达到用户想要的效果。另一方面,本发明中电子装置的多色温补光灯采用红光LED组件、蓝光LED组件和绿光LED组件,能量消耗较小,且具备持续发光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具可调式补光摄像功能的电子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3A和图3B为选取自定义模式后本发明电子装置显示高级菜单方式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电源供应
20摄像模块
22红光模块
24绿光模块
26蓝光模块
30多色温补光灯
40驱动电路
42屏幕
44输入装置
50控制器
60储存单元
70用户接口
90机壳
100电子装置
R红光LED组件
G绿光LED组件
B蓝光LED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具可调式补光摄像功能的电子装置100的功能方块图。电子装置100包含一电源供应10、一摄像模块20、一多色温补光灯30、一驱动电路40、一控制器50、一储存单元60,以及一用户接口70。
电源供应10可为内建电池、内装电池,或由外部市电来提供,用来供给电子装置100内各组件运行时所需的电压。
摄像模块20可包含镜头、CCD/CMOS感光组件、内存和处理器等组件,当电子装置100进入摄像模式后可用来拍摄相片或视频短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7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