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钾长石中提取可溶性钾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7295.9 | 申请日: | 201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1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国;刘伟;肖少丹;王新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D1/04 | 分类号: | C05D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26400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石 提取 可溶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可溶性钾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从钾长石中提取可溶性钾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氮、磷肥施用量的日益增加,农作物产量在不断提高,土壤中的钾素在迅速减少,尤其是在我国南方地区更为明显,土壤缺钾现象已成为许多地区农作物增产的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可溶性钾矿资源不仅储量少,而且分布极不平衡。相对来说,难溶性钾矿资源却比较丰富,尤其以钾长石为主的难溶性钾资源储量大、分布广,而且多分布在我国中部和东部农业发达地区,因而利用钾长石等难溶性钾资源,开展提钾工艺研究,制取钾肥和复合肥,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钾长石具有稳定的Si(Al)-O三维网状结构,在热分解中表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因而在生产能耗、工艺流程、钾溶出率等方面存在某些问题,从而导致技术或经济上的不可行,未能获得工业上的大规模生产。目前我国利用钾长石生产的钾肥数量还相当少,档次也不高,且产品的有效K2O低、渣多和能耗高,因而其经济效益低。
目前,在从钾长石中提取可溶性钾工艺制取方法上,主要采用的高温煅烧法(如钙镁磷肥法和窑灰钾肥法等),存在能耗高,水耗高,三废排放严重,工艺流程复杂,设备要求高等弊端;微生物分解技术由于菌种培养周期太长,分解速度慢,生存能力较弱,钾溶出率低等不利因素的存在,使得该方法应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尚不成熟;利用氢氟酸来提钾由于氢氟酸腐蚀性大,对设备性能要求很高,且副产物量太大,排放出大量有毒的四氟化硅气体,污染环境,危害身体健康,生产受副产物限制,前景并不乐观;加压浸取法对设备要求高;离子交换法具有工艺过程简单,能耗低,污染小,小试钾长石中钾提取率在90%以上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从钾长石中提取可溶性钾的方法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从钾长石中提取可溶性钾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从钾长石中提取可溶性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钾长石矿粉和助剂混合均匀后进行焙烧;
步骤二:将焙烧后的生成物在室温下进行冷却;
步骤三:将冷却后的生成物用水浸取再进行抽滤得到滤液,将滤液定容、煮沸、冷却、静置后即可制得可溶性钾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的钾长石矿粉中全钾含量为13.66%,在和助剂混合前粉碎至60~300目。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的助剂为CaCl2、NaCl和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助剂为CaCl2和NaCl的混合物时,所述CaCl2和NaCl的重量比为0.5~2:0.1~3;所述助剂为CaCl2和MgCl2的混合物时,所述CaCl2和MgCl2的重量比为0.5~2:0.5~1.5;所述助剂为NaCl和MgCl2的混合物时,所述NaCl和MgCl2的重量比为0.1~3:0.5~1.5;所述助剂为CaCl2、NaCl和MgCl2的混合物时,所述CaCl2、NaCl和MgCl2的重量比为0.5~2:0.1~3:0.5~1.5。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钾长石矿粉和助剂混合的重量比为1:0.5~3.0。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焙烧的温度为450~950℃,焙烧的时间为0.5~8h。
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生成物和水的重量比为1:1~20,所述生成物在水中浸取的时间为0.5~3h。
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取滤液60~94ml后,先加入3%EDTA溶液2~20ml和37%甲醛溶液1~20ml,再加入0.1~0.3ml的酚酞指示剂,用0.5%NaOH溶液0.5~5ml调至红色,并定容至100ml。
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在通风柜内加热煮沸15min,冷却、静置0.5~2h后,即可制得可溶性钾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从钾长石中提取可溶性钾的方法克服了以往工艺中存在的上述缺陷,综合利用钾长石中的钾素,生产钾肥,能耗少,工艺简单,成本低,这也就是目前国内利用钾长石制钾肥的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大学,未经烟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72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