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中厚钢板探伤合格率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7302.5 | 申请日: | 201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7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曾兢;王瑾;周远华;肖亚;李斌;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4 | 分类号: | C21C7/064;C21C7/00;C21C5/28;B21B37/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8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钢板 探伤 合格率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钢领域,尤其是涉及探伤钢生产的炼钢工艺和轧钢工艺。
背景技术
中厚钢板的生产依次主要包括铁水预处理工序、转炉工序、LF工序、连铸工序和轧钢工序。铸坯中偏析、裂纹及钢板中白点等缺陷的存在,会直接影响钢质和性能,降低钢板探伤合格率,影响钢铁生产企业的合同兑现,进而直接影响到其生产成本控制。
通过研究发现,钢中[H]是影响钢板探伤合格率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在炼钢和轧钢的整个过程中,每道工序都直接影响到钢中[H]的含量,因此,如何克服原材料条件限制的问题,在铁水预脱S、转炉冶炼、LF过程[H]控、铸坯堆冷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工艺,充分发挥各工序最大生产潜能,确保探伤钢精炼效果,稳定并提高产品实物质量,成为钢铁生产领域的一大难题。
针对该技术难题,需要探索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和准确控制钢中[H]的含量的中厚钢板生产工艺,通过优化炼钢工艺,控制钢中氢含量,改善连铸坯质量,提高钢板探伤合格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中厚钢板探伤合格率的生产工艺,通过优化炼钢工艺,控制钢中氢含量,改善连铸坯质量,提高钢板探伤合格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提高中厚钢板探伤合格率的生产工艺,依次包括铁水预处理工序、转炉工序、LF工序、连铸工序和轧钢工序:
转炉工序中,对合金原材料进行充分烘烤,烘烤时间不低于4小时,烘烤温度高于220℃;
LF工序中,LF炉钢水一样与二样之间的碳增长不超过0.03%,LF炉钢水出站前软吹时间为5—8分钟,LF过程增[H]值不超过0.9PPm;LF过程升温次数不得大于3次;
连铸工序出站钢中氢不超过5 PPm;
轧钢工序中,终轧温度为820—870℃,终矫温度为680—720℃,堆冷钢板的堆冷温度≥280℃,堆冷时间≥16小时。
进一步,铁水预处理工序中,入炉铁水的硫含量[S]≤0.01%;混铁炉铁水温度≥1250℃;
进一步, 转炉工序中,回转窑石灰的含硫量S≤0.08%;到站LF炉温度≥1560℃;
进一步,LF工序中,用于生产精炼渣、埋弧渣和合成渣的原料在温度大于40℃的烘房内烘烤72小时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高中厚钢板探伤合格率的生产工艺,通过加强合金烘烤,保证转炉和LF工序合金干燥度,控制精炼环节原辅料的水分,同时通过实验总结出各工艺的优化参数,确保大部分炉次钢中氢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进而控制铸坯低倍质量与表面微裂纹,提高钢板探伤合格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提高中厚钢板探伤合格率的生产工艺,依次包括铁水预处理工序、转炉工序、LF工序、连铸工序和轧钢工序,其特征在于:
转炉工序中,对合金原材料进行充分烘烤,烘烤时间不低于4小时,烘烤温度高于220℃;通过控制烘烤时间和烘烤温度,准确和完全的使合金表面的游离态水和合金结晶水蒸发,降低钢液中氢含量;
LF工序中,严格控制精炼环节原辅料水分,从生产、运输、储存等方面保证原辅料干燥,尽量避免原辅料带入水分;在保证埋弧效果的前提下,用最少的渣料达到最大限度地脱硫,合理减少渣量;LF炉钢水一样与二样之间的碳增长不超过0.03%,LF炉钢水出站前软吹时间为5—8分钟,防止钢水多次升温且弧流不稳定导致钢水增氢,LF过程增[H]值不超过0.9PPm;LF过程升温次数不得大于3次;
连铸工序中,实施低过热度浇注工艺措施。通过加强过程温度控制,提高中包温度合格率,板坯生产过热度基本控制10—25℃。 铸坯实施缓冷,要求探伤钢缓冷48小时以上。保证连铸出站钢中含氢量不超过5 PPm;
轧钢工序中,根据钢板性能要求,制定终轧温度为820—870℃,终矫温度为680—720℃;为使游离态的氢轧后能够充分逸出钢板,要求堆冷钢板的堆冷温度≥280℃,堆冷时间≥16小时。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铁水预处理工序中,为减少后工序脱硫压力,避免了在精炼工序的增氢。入炉铁水的硫含量[S]≤0.01%;混铁炉铁水温度≥1250℃。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转炉工序中,为减少钢水因原辅料增S,要求回转窑石灰的含硫量S≤0.08%;提高后续工序脱S效果,要求到站LF炉温度≥1560℃。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LF工序中,要求所用原辅料干燥,用于生产精炼渣、埋弧渣和合成渣的原料在温度大于40℃的烘房内烘烤7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73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罐内底板的防腐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钢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