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火抗震建筑用钢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7615.0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2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温东辉;胡晓萍;宋凤明;万荣春;孙峰;张澜庭;崔慧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长会;金惠淑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火 抗震 建筑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用钢,特别是涉及经济型耐火抗震建筑用钢极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钢结构以其自重轻、基础造价低,施工周期短、能解决大空间的复杂问题,整体性和抗震性较好以及资源的可再生利用等优点,在高层建筑及大跨度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钢结构优势明显,也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然而,常规钢结构存在致命弱点即耐火极限低——在火灾发生后的高温环境下容易软化且失去基本的承载能力,严重制约了钢结构建筑的发展。
现有技术已有介绍耐火抗震建筑用钢相关专利的,如CN1354273A公开了一种耐火抗震建筑用钢及其生产方法。该钢经冶炼、轧制、冷却后成材,不需要后续的热处理工艺,就使钢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优良的耐火和耐候性。但其化学成分中贵金属合金元素Mo含量(0.35-1%)、Cr含量(0.3-0.8%)和Ni(0.1-1%)均较高,而且还附加Cu、Nb、V、Ti、Al、B、RE等微量元素。贵金属合金成分含量高,合金成分较复杂,都大大提高了钢的合金化成本,从而限制了耐火抗震建筑用钢的广泛使用。
CN1970818A也公开了一种耐火抗震建筑用钢及其制造方法,其中钢是以C、Si、Mn、Mo(0.2-0.5%)、Cr(0.3-0.6%)合金元素为主,附加Cu、Nb、V、Ni、Ti、Al、B、RE微量元素。这些钢中Mo和Cr等贵金属合金元素含量可以较低,但生产过程过于复杂,在轧制成型后需采用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生产。
因此,非常需要提供一种既能满足耐火抗震建筑用钢的性能要求,又能经济地生产的经济型耐火建筑用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火抗震建筑用钢。该类钢板屈服强度覆盖235MPa到460MPa级别,具有优良的600℃高温性能,表现出良好的耐火性能。钢板的屈强比≤0.75%,碳当量≤0.45%,钢板具有很好的焊接性能和抗震性能。适用领域主要是钢结构建筑及其它要求耐火性能的钢结构领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耐火抗震建筑用钢,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1-0.18%,Si:0.1-0.50%,Mn:1-1.80%,P≤0.025%,S≤0.015%,Cr≤0.50%,Mo≤0.30%,Al≤0.04%,N≤0.007%,Ca≤0.006%,以及Nb≤0.030%,V≤0.035%,Ti≤0.035%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且Nb+V+Ti≤0.055%,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根据本发明,屈服强度235MPa级别耐火抗震建筑用钢,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1-0.15%,Si:0.1-0.50%,Mn:1-1.40%,P≤0.025%,S≤0.015%,Cr≤0.50%,Mo≤0.20%,Al≤0.04%,N≤0.007%,Ca≤0.006%,以及Nb≤0.050%,V≤0.055%,Ti≤0.035%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且Nb+V+Ti≤0.055%,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根据本发明,屈服强度345MPa级别耐火抗震建筑用钢,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1-0.16%,Si:0.1-0.50%,Mn:1-1.60%,P≤0.025%,S≤0.015%,Cr≤0.50%,Mo≤0.30%,Al≤0.04%,N≤0.007%,Ca≤0.006%,以及Nb≤0.050%,V≤0.055%,Ti≤0.035%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且0.015%≤Nb+V+Ti≤0.055%,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根据本发明,屈服强度420MPa级别耐火抗震建筑用钢,其化学成分为(按重量百分比):C 0.12-0.18%,Si 0.1-0.50%,Mn 1.1-1.80%,P≤0.025%,S≤0.015%,N≤0.007%,Cr≤0.55%,0.10%≤Mo≤0.30%,Al≤0.04%,Ca≤0.006%以及Nb≤0.050%,V≤0.055%,Ti≤0.035%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且0.015%≤Nb+V+Ti≤0.055%,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地,C:0.10-0.17%,优选地,C:0.10-0.16%,优选地,C:0.10-0.15%,更优选地C:0.103-0.15%。
优选地,Si:0.10-0.45%,更优选地,Si:0.10-0.41%。
优选地,Mn:1.01-1.6%,更优选地,Mn:1.03-1.6%。
优选地,P≤0.015%。
优选地,S≤0.01%,更优选地,S≤0.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76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