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式自动装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8200.5 | 申请日: | 201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8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兵华;侯伟;许辉;许少铭;严日村;邓虎;罗丹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04 | 分类号: | F16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自动 装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安装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调式自动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机械上零部件间的安装几乎都是用螺栓螺母连接的。如图1所示,两个被连接件200’和300’被连接件100’连接在一起,连接件100’包括螺栓、螺母以及螺栓与被连接件之间的垫圈等部件。
这种连接方式虽然适用广泛,然而,对于需经常装卸的重型的零部件来说,将两个被连接件装配在一起,则需要借用更多的工具、甚至其他设备才能完成。而且,使用螺栓和螺母进行重型零件之间的连接,工人劳动强度很大,费时费力。
另外,使用螺栓和螺母的方式进行连接,需要一定的安装空间。这种装配方式对于安装空间狭小的情形,也不具有优势,甚至不能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装和拆卸省时省力,且能够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的可调式自动装卸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式自动装卸装置,第一被连接件和第二被连接件通过可调式自动装卸装置连接,可调式自动装卸装置包括:驱动系统,包括缸体、活塞和支撑杆,支撑杆穿过第一被连接件和第二被连接件,支撑杆与活塞固定连接,缸体的第一端抵压在第二被连接件上;蓄能系统,包括弹簧组件,弹簧组件的第一端抵压在缸体的第二端;限位调节系统,与支撑杆相连接,限位调节系统包括第一限位调节部,第一限位调节部和支撑杆具有穿出第一被连接件的第一位置以及抵压在第一被连接件上的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限位调节系统还包括第二限位调节部,第二限位调节部套设在支撑杆上并抵压在弹簧组件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第二限位调节部为调节螺母,调节螺母与支撑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蓄能系统还包括弹簧保护部,弹簧保护部的第一端与缸体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弹簧组件套设在支撑杆上并设置在弹簧保护部内。
进一步地,弹簧保护部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可沿弹簧组件的轴向方向移动的调节挡板,第二限位调节部抵压在调节挡板上。
进一步地,调节挡板与弹簧保护部的相邻的侧面上设置有防尘圈。
进一步地,驱动系统还包括压力源连接管,压力源连接管与缸体的内部相连通。
进一步地,缸体的第二端设置有活塞端盖,活塞端盖的朝向缸体内部的一侧具有凸台,凸台的端面沿支撑杆的轴向方向距活塞端盖的朝向缸体内部的一侧的端面的距离为H1,压力源连接管上具有进油口,进油口沿支撑杆的轴向方向距活塞端盖的朝向缸体内部的一侧的端面的最大距离为H2,其中,H1>H2。
进一步地,缸体的第一端与第二被连接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调节部包括限位螺母,限位螺母与支撑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被连接件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装入孔和定位孔,套设在支撑杆的限位螺母处于第一位置时穿过装入孔,限位螺母处于第二位置时抵压在定位孔的边缘。
采用本发明的可调式自动装卸装置,在连接第一被连接件和第二被连接件时,首先根据其连接所需要的力调整的弹簧组件的弹簧力,使其在初始状态下的力等于连接所需的力。再使用驱动系统将弹簧组件压缩,使得第一限位调节部与缸体的第一端的距离大于第一被连接件和第二被连接件的连接处厚度之和。随后,将缸体的第一端抵压在第二被连接件上,并使第一限位调节部穿出第一被连接件处于第一位置,再使得第一限位调节部从第一位置调整到第二位置。此时,卸载驱动系统,则弹簧组件回弹,其弹簧力等于连接所需的力,此时第一限位调节部抵压在第一被连接件上,通过弹力将第一被连接件和第二被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可调式自动装卸装置,在需要经常装卸重型的零部件的场合,起到了省时省力,降低劳动强度的作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的工程机械零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可调式自动装卸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可调式自动装卸装置的被连接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8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