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炉碳化室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8467.4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7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韩强;范盘华;许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拜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42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炉 碳化 涂层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焦炉碳化室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钢铁行业的炼焦炉炉内壁是由硅砖砌筑而成。在炼焦过程中,由于硅砖的气孔率较高,而且砖与砖连接处有缝隙,在气孔和缝隙处容易吸附石墨,于是在炼焦过程中碳长期沉积在炉墙上而形成坚固的粘附层。在气孔、缝隙及硅砖的破损处沉积石墨层生长速度会增大,形成大块的结碳层,导致推焦困难。在外力作用下强行推焦,易使新的耐火硅砖破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造成焦炉被迫停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焦炉碳化室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应用在焦炉碳化室的涂层材料不同于一般的陶瓷釉料,发明人发现该涂层材料必须具备以下特性:1、始融温度(始熔点)须高于炼焦时工作温度,以便形成釉,并且在正常炼焦的温度下要固化,形成高温下耐磨的釉面层;2、致密光滑;3、涂层材料与焦炉硅砖有良好的热膨胀匹配性能;4、涂料与硅砖热震稳定性要好。
根据上述要求,发明人经大量实验研究得到焦炉碳化室的涂层材料,包括如下组分制成:SiO2:50%~65%,Al2O3:20%~30%,ZrO2:2%~10%,BaO:1%~8%,Li2O:1%~8%,Fe2O3:0.05%~0.5%,TiO2:0.05%~0.5%,K2O:1%~5%,Na2O:1%~5%,B2O3:1%~5%。以本发明涂层材料总质量含量为100%计,该配方中还可以加入2%~8%的ZnO和/或1~5%的MgO。
上述组方优选包括如下组分制成:SiO2:55%~60%,Al2O3:20%~25%,ZrO2:3%~7%,BaO:2%~5%,Li2O:3%~6%,Fe2O3:0.1%~0.2%,TiO2:0.1%~0.2%,K2O:1%~3%,Na2O:1%~2%,B2O3:1%~2%。以本发明涂层材料总质量含量为100%计,该优选配方中还可以加入3%~5%的ZnO和/或1~4%的MgO。
上述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粉体制备方法1:将各种原料混合后球磨;优选球磨至粉体过100~500目筛,最优选过200~300目筛。该方法中球磨采用的料球比为0.5~3∶1~3,优选2∶1。
上述涂层材料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制成熔块料的粉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各种原料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好的粉料加热至温度达到1400~1600℃(优选温度达到1550℃)熔化,再保温1~3小时得到热的玻璃液,然后将热的玻璃液水淬,将水淬后的熔块外加水球磨得到釉浆,当釉浆细度磨至过250目筛,余0.2~0.5%时,将浆体干燥,干燥后的料结成块料,再将块料磨细。优选磨细粉体至过100~500目筛,最优选过200~300目筛。该方法中优选将水淬后的熔块外加原料总重量40~90%水球磨得到釉浆,最优选外加原料总重量70%的水。干燥温度优选100~120℃,最优选110℃。干燥时间为16~30小时,优选为24小时。该方法可节省焦炉时间,适应快速成釉的要求。
上述涂层材料在使用时可制成浆体,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制备:将制备好的涂层材料粉体加水搅拌均匀,放置1~3小时后,再次搅拌均匀,过筛。
优选方式为:将制备好的涂料粉体加粉体重量55~65%的水搅拌均匀,放置1~3小时后,再次搅拌均匀至浆体的比重1.6±0.5,过120目筛。该浆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釉面质量。使用时可用喷枪进行喷涂。浆体的比重也可以根据现场喷涂的设备进行调整,主要是控制加水量,在喷涂压力允许的情况下,浆体的比重可适当放大。
为了引进涂层材料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可选用锂辉石、碳酸锂、锂云母、硅酸锆、氧化锌、碳酸钡、硼砂、长石、高岭土、石英、氧化铝粉、硅微粉等原料作为制釉的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拜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拜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84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