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导光板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8601.0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8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蒋吉强;彭南山;唐德良;吴浩;舒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长虹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V19/00;G02B6/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喻新学 |
地址: | 52842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 模组 及其 导光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导光板。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液晶显示器多采用LED作为背光模组,以获取更为优良的显示性能。 LED背光模组的基本原理,是将LED点光源或线光源发射出的光线投射入导光板,在导光板内扩散,并经背侧的反射片的漫反射,经过光学膜片后,形成一定亮度和一定均匀性的面光源,为液晶屏提供背光。而其中的导光板对背光模组的光线均匀性及亮度起到关键作用,目前常见的背光模组结构,可参照图1,其主要由导光板4及设置有LED 32的PCB板31组成,其中导光板4为方形,PCB板31位于导光板4侧边,使得LED 32的发光方向朝向导光板4,在发光时藉此朝导光板4投射光线,然而这种常见的结构仍存在不足,比如在发光工作时,因为LED的特性,会产生较大的热量,PCB板虽可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但由于其安装位置和结构特性限制了尺寸,因此其热传导能力、散热性能都因尺寸及安装位置而受到了限制,得不到进一步加强;此外PCB板上的LED与导光板之间的距离,不但对使得光线存在衰减,也使得导光板对应位置处容易出现光暗带301,影响整个背光模组的光均匀度;如果要减少暗带301,则相应要增加LED的密度,然而如此一来,就增加了成本。而传统结构的背光模组,在保证光源强度及均匀性的同时,通常生产成本及能耗都较高;因此可见,针对这些存在问题,有必要作出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散热性能及更好,且光效能够得到进一步加强,并利于节能及降低成本的导光板及应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一导光板,在其至少一侧分布有若干缺口,所述缺口具有与所在侧的导光板边沿相交的入光侧;
一发光模组,包括一PCB板及设置于所述PCB板上的LED,所述发光模组靠近所述导光板具有缺口的一侧,且其每一LED分别位于一所述缺口中,其中所述LED的发光面朝向所述缺口的入光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PCB板设置有LED的一面与所述导光板具有缺口的一侧相垂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缺口的入光侧与该缺口所在侧的导光板边沿相垂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导光板一侧或多侧设置有类似锯齿形凹入的缺口,每一缺口对应一LED,其排布方式灵活,缺口及LED的数目、间距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而LED不但较为靠近导光板,减少因距离产生的光衰减及暗带,而且LED朝向入光侧的角度设置,更使得导光板基本杜绝了暗带的存在;本发明使用较少的LED,就能够实现较好的背光亮度和均匀度,因此可有效减少LED的成本及降低能耗;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结构,PCB板的设置方向可以与导光板相平行,使得PCB板能够设计得更大,进而可以得到更大的热传导及散热面积,使得散热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的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长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长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86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服务器串口设计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标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