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滚轮装置及使用该反滚轮装置的电动葫芦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8704.7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1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金庆好;张嫣然;范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纽科伦(新乡)起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3/26 | 分类号: | B66D3/26;B66C9/16;B66C9/1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53424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轮 装置 使用 电动葫芦 | ||
1.反滚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及其上设置的用于和相应电动葫芦的支撑轴或葫芦墙板转动装配的转动连接结构,所述的支架上还转动装配有转动轴线与所述转动连接结构的转动轴线间隔平行设置的反滚轮,所述反滚轮装置还包括向所述支架施加加载力以使所述反滚轮随支架绕转动连接结构的转动轴线旋转并与相应轨道板下表面滚压配合的加载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滚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电动葫芦的行走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的转动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后端,所述反滚轮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中部,所述的加载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架前端下方且用于固连于相应葫芦墙板上的底座,所述的加载机构还包括顶配于所述底座与支架前端之间的顶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滚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载机构包括所述支架前端与所述底座之间的顶簧内穿设有导向螺柱,导向螺柱的下端与所述底座螺纹固连,导向螺柱的上端穿设于所述支架前端并螺纹连接有压紧所述支架前端与顶簧的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滚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连接结构为支架一端开设的用于转动套设于相应电动葫芦的支撑轴上的装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反滚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包括沿相应主动车轮的轴向间隔并列设置的两块支架板,所述两块支架板之间设有转轴,所述的反滚轮通过转轴实现与所述支架的转动装配。
6.一种电动葫芦,包括间隔并列设置于其两侧的两个葫芦墙板,葫芦墙板之间连接有支撑轴,各葫芦墙板上均转动装配有与相应轨道板上表面滚压配合的主动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葫芦的至少一侧设有反滚轮装置,所述反滚轮装置包括支架及其上设置的用于和电动葫芦的支撑轴或葫芦墙板转动装配的转动连接结构,所述的支架上还转动装配有转动轴线与所述转动连接结构的转动轴线间隔平行设置的反滚轮,所述反滚轮装置还包括向所述支架施加加载力以使所述反滚轮随支架绕转动连接结构的转动轴线旋转并与相应轨道板下表面滚压配合的加载机构,所述加载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架与所述电动葫芦的支撑轴或葫芦墙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定义电动葫芦的行走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的转动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后端,所述反滚轮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中部,所述的加载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架前端下方且用于固连于相应葫芦墙板上的底座,所述的加载机构还包括顶配于所述底座与支架前端之间的顶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载机构包括所述支架前端与所述底座之间的顶簧内穿设有导向螺柱,导向螺柱的下端与所述底座螺纹固连,导向螺柱的上端穿设于所述支架前端并螺纹连接有压紧所述支架前端与顶簧的螺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连接结构为支架一端开设的用于转动套设于相应电动葫芦的支撑轴上的装配孔。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包括沿相应主动车轮的轴向间隔并列设置的两块支架板,所述两块支架板之间设有转轴,所述的反滚轮通过转轴实现与所述支架的转动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纽科伦(新乡)起重机有限公司,未经纽科伦(新乡)起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87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现代针灸铜人——经穴学训练考核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