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电流动力极限速动保护开关在审
申请号: | 201110249086.8 | 申请日: | 201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6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刘宏珍;王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水长城金塔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0 | 分类号: | H01H3/30;B66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1018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动力 极限 保护 开关 | ||
1.大电流动力极限速动保护开关,包括设置有翻盖的箱体(1)、失力检测机构(2)、转换储能机构(3)、由若干接触机构(4)组成的接触系统和主轴(5);其特征在于,主轴(5)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箱体(1)的一侧,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转换储能机构(3)上,中部设置有接触系统;失力检测机构(2)与转换储能机构(3)相连接,并对应设置在箱体(1)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动力极限速动保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换储能机构(3)包括转换器(301)、凸轮(302)、压板(303)、杠杆(304)、弹簧架(305)、弹簧(306)和滚轮(307);所述的转换器(301)一侧设有伸出箱体(1)的转轴,另一侧通过轴承与主轴(5)对应连接,连接主轴(5)的一侧依次设有固定在主轴(5)上的凸轮(302)和穿套在主轴(5)上的压板(3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电流动力极限速动保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轮(302)和杠杆(304)位于同一平面,并通过杠杆(304)一端设置的滚轮(307)滚动连接;所述的杠杆(304)的轴心固定在转换器(301)和压板(303)之间;所述的弹簧(306)设置在弹簧架(305)上,两端分别连接于杠杆(304)的另一端和转换器(301)的上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动力极限速动保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失力检测机构(2)包括平衡臂(201)和配重片(202),通过平衡臂(201)的中央固定连接在转换器(301)伸出箱体(1)的转轴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电流动力极限速动保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臂(201)一端通过螺栓设置有若干个配重片(202),另一端设有连接重物的凹槽和紧固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动力极限速动保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机构(4)包括触桥(401)、弹簧支座(402)、助力弹簧(403)、编织线(404)、接线柱(405)、连接板(406)、母线(407)、支架(408)、基底(409)、铁芯(410)、磁吹线圈(411)、灭弧罩(412)、绝缘垫片(413)、静触头(414)和动触头(415);通过触桥(401)和固定件与主轴(5)连接,通过支架(408)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底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电流动力极限速动保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桥(401)呈人字型,顶端通过对称设置的两个弹簧支座(402)分别连接助力弹簧(403),两侧对称铰接有摆杆,并分别通过编织线(404)连接在设有接线板(406)的接线柱(405)上;摆杆在助力弹簧(403)一侧与其相连,另一侧固定有动触头(415);相邻的触桥(401)之间以及触桥(401)和箱体(1)之间分别设有绝缘垫片(413),所述的接线板(406)通过螺栓连接母线(407)。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电流动力极限速动保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触头(414)对应动触头(415)设置在基底(409)上;静触头(414)和动触头(415)外部设有铰接在基底(409)上的灭弧罩(412);所述的基底(409)固定设置在支架(408)上;由铁芯(410)、磁吹线圈(411)组成的磁吹灭弧装置设置在静触头(414)下方;所述的磁吹线圈(411)中心设有铁芯(410),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基底(409)上,并通过连接板(406)连接母线(407),两侧分别设有绝缘垫片(413)。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大电流动力极限速动保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触头(414)、动触头(415)和编织线(404)均由金属铜制成。
10.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大电流动力极限速动保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弧罩(412)采用开放式灭弧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水长城金塔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天水长城金塔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908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