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0320.9 | 申请日: | 201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6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得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得中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9/10;A61K3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朱元萍 |
地址: | 45445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冠心病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也涉及该组合物在治疗冠心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冠状静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心病是由体内血脂高致使冠状动脉产生斑快而引起血管腔的狭窄或堵塞;轻者发生心绞痛,表现为心前区或胸骨后阵发性疼痛或伴有胸闷、憋气、心悸、出冷汗等症状;重者冠状动脉突然闭塞,导致心肌缺氧、缺血、坏死,表现为持续性剧烈疼痛,面色苍白或青紫,出冷汗、上肢厥冷等危急症候,若不及时抢救可发生突然死亡。
2011年8月12日据北京晚报报道:2.3亿中国人患有心血管病,每秒死亡6人,发病和死亡率仍呈增长趋势。
目前我国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的高血压在内的心血管疾病人估计已经达到2.3人。《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目前正式出版,专家在解读报告时表示,我国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每3人死亡就有1人是心血管病,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率仍呈增长趋势。
报告显示,我国男性总体力活动量在10年间减少了27.8%,女性减少了36.9%。“体力活动强度低的人,超重或肥胖的发生率较高,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也随着体力活动的减少而升高。”
近30年来,我国居民整体膳食有了明显改善,但原有的一些不合理的膳食特点依然存在。其中包括食盐摄入量大大超过指南推荐的每天小于6克的标准,水果蔬菜的摄入量较低,谷类食物摄入明显下降,脂肪摄入量增加明显。
我国烟草防控的形势仍然严峻。男性医生和教师的高吸烟率令人堪忧,15岁以上非吸烟人群的被动吸烟率高达72.4%,半数青少年遭受被动吸烟的危害。
报告指出,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使我国居民的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均呈持续上升趋势。18岁以上超重和肥胖者分别达到2.5亿和7000万,7至18岁青少年约有2137万超重或肥胖。18岁以上人群血脂异常的患病率18.6%,患病人数估算为2亿。成人高血压患病率18.8%,高血压患者人数约2亿人。每年与血压升高有关的心血管病死亡达233万人。
据估计,我国目前每5人就有1人患心血管病,每天因心血管病死亡8200人,每小时心血管病死亡340人,每秒约6人。1980年以冠心病为诊断出院的患者为15.03万,2008年则为240.93万;1980年以脑卒中为诊断出院的患者仅10.29万,2008年则为200.44万。
与此同时,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费用急居攀升,自2004年来,以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和脑梗死为诊断患者住院费用,在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后,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4.6%、26.85%和31.05%。现有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有速效救心丸、活心、消心痛、潘生丁、丹参、通心络、冠脉宁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下列重量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
鹿角胶15-30、白芍药12-25、桑叶1-5、茜草根1-3,柴胡15-35,肉桂1-5,枣仁10-20,远志5-15,麦门冬1-5。
优选地,该组合物由下列重量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
鹿角胶22、白芍药18、桑叶3、茜草根2,柴胡26,肉桂2,枣仁15,远志9,麦门冬3。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以上九味中药原料粉碎成粗粉,加入提取罐中,加入生药材质量6-8倍的纯化水,开启真空自动转换器,减压至负压0.5-1MP,并加热至沸,保持微沸状态,双效浓缩回流,动态提取2-4小时;收集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5-1.6;关闭加热器,逐渐恢复至大气压。进行喷雾干燥,先将干燥塔160℃预热10-20分钟,将进风温度设定为150-200℃,出风温度设定50-100℃,入料流量1.2L/分,至全部喷完后,继续保持进风5分钟后打开出料斗出料得到干燥粉剂。
随后,可以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技术,将本发明的组合物制备成各种剂型。例如干燥粉剂用纯净水稀释100倍,如果需要可加入调味剂和/或防腐剂,并调整总量,灌封,灭菌,包装,即得口服液体制剂;或用0号胶囊灌装,或将干燥粉剂加少量糊精、糖做为赋形剂,用制粒机制成颗粒后灌装0号胶囊;灭菌,包装,即得胶囊剂;或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技术制成丸剂,如水丸,蜜丸。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只是一种优选的制备工艺但并不限于此。由本发明方法制备的产品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得中,未经李得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03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