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水室散热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1835.0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7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程颖;陈琛;吕波涛;冯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12 | 分类号: | F01P3/12;F01P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吴宝泰;何宜章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水室 散热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散热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将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两种热源的散热器进行合并设置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轿车除了传统车的发动机高温热源外还有电机、MCU、DCDC组成的低温热源,由于两种热源工作温度相差较大,因此需分别进行冷却,因此需要针对发动机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设计两套独立的冷却系统。
目前,混合动力轿车采用两套完全独立的冷却系统,有利于提高高温循环冷却回路中冷却介质的温度,有效提高了循环回路的冷却效率,同时可确保低温热源部件工作可靠,使各热源部件在最佳温度下工作,可以对部件很好的进行冷却。
但是这种独立设置两套冷却系统也存在重大的技术缺陷:散热器需要分别进行固定,分别接膨胀箱进行除气,成本高所需布置空间也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双水室散热器结构,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独立设置两套冷却系统的散热器需要分别进行固定,分别接膨胀箱进行除气,成本高并且所需布置空间也大。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双水室散热器结构,包括高温热源散热器与低温热源散热器,高温热源散热器设有与高温热源连接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低温热源散热器设有与低温热源连接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高温热源散热器与低温热源散热器合并成一体件,所述高温热源散热器与所述低温热源散热器共用上水室和下水室。
进一步,高温热源散热器的高温散热芯体(9)和低温热源散热器的低温散热芯体(10)位于所述上水室和所述下水室之间,所述上水室分为高温散热器上水室(1)和低温散热器上水室(3),所述下水室分为高温散热器下水室(4)和低温散热器下水室(6);所述高温散热器上水室(1)通过高温散热芯体(9)与所述高温散热器下水室(4)连通,所述低温散热器上水室(3)通过低温散热芯体(10)与所述低温散热器下水室(6)连通。
进一步,所述上水室通过上水室隔板(2)分隔为所述高温散热器上水室(1)和所述低温散热器上水室(3)。
进一步,所述上水室隔板(2)上设有过气孔(11),所述高温热源散热器与所述低温热源散热器共用一除气硬管(13),所述除气硬管(13)与膨胀箱连通。
进一步,高温水蒸气经所述膨胀箱处理后返回到高温热源中的水泵和低温热源中的水泵,继续参与冷却循环。
进一步,所述除气硬管(13)连接在所述高温散热器上水室(1)上。
进一步,所述下水室通过下水室隔板(5)分隔为高温散热器下水室(4)和低温散热器下水室(6),所述下水室隔板(5)与所述水室隔板(2)位于同一垂直线上。
进一步,所述高温散热芯体(9)和低温散热芯体(9)固定在上扣板(7)和下扣板(8)之间。
该双水室散热器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高温散热器和低温散热器合成一个散热器,形成双水室散热器,节省了零部件,节省了空间,提高了散热系统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2)本发明在高温和低温上水室的中间隔板上开孔,使二者相通,无需分别开散热器除气硬管接口,只需在稍高温散热器上水室侧开一个除气硬管接到膨胀箱进行除气,减少了除气硬管设置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双水室散热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2:图1中高温散热芯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双水室散热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4:图3中上水室隔板放大示意图;
图5:本发明双水室散热器结构的系统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高温散热器上水室;2—上水室隔板;3—低温散热器上水室;4—高温散热器下水室;5—下水室隔板;6—低温散热器下水室;7—上扣板;8—下扣板;9—高温散热芯体;10—低温散热芯体;11—过气孔;13—除气硬管;14—高温热源散热器进水口;15—低温热源散热器进水口;16—高温热源散热器出水口;17—低温热源散热器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18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