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薄膜材质之太阳能聚光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1855.8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8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邱继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升阳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9/00 | 分类号: | G02B19/00;G02B3/08;H01L31/052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刘敏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薄膜 材质 太阳能 聚光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聚光光伏发电设备,准确地说是一种用于太阳能高倍聚光光伏发电模块内聚光组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让我们享受到太阳给予的清洁可再生能源,而太阳能高倍聚光光伏发电模块内所必须的一个重要聚光组件就是由菲涅尔透镜形成的聚光组件,现有之阳能高倍聚光光伏发电模块内之聚光组件结构,系采用亚克力成型之菲涅尔透镜聚光组件之受光面直接裸露在外,无任何保护。
如专利申请201010146844.9号所描述的“纳米自洁聚光太阳能菲涅尔透镜的制造方法”,该申请公开了一种纳米自洁聚光太阳能菲涅尔透镜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将一亚克力板在热压基板上进行热压成型形成一面具有纳米微结构的菲涅尔透镜。采用该方法可以非常方便的制作出纳米微结构的菲涅尔透镜,成本较低,加工简单方便。该方法所制作的聚光组件仍然为亚克力成型,于户外耐候性差,耐温低、易损耗、容易损坏,使用年限短,这对需要长期在户外使用的聚光组件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往往大幅度增加太阳能聚光光伏发电的成本和降低发电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薄膜材质之太阳能聚光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聚光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提升太阳能高倍聚光光伏发电模块内之聚光组件结构抗老化、户外耐候性等,有利于降低太阳能高倍聚光光伏发电成本、增加使用年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薄膜材质之太阳能聚光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聚光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具有高耐候性,能够抗污与冰雹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光学薄膜材质之太阳能聚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聚光结构包括有菲涅尔透镜和钢化玻璃,菲涅尔透镜附着并固定在钢化玻璃上,与钢化玻璃形成聚光结构。
所述菲涅尔透镜为硅胶材质制作,通过硅胶注塑的形式固定于钢化玻璃底表面上形成一光学薄膜材质菲涅尔透镜结构,该透镜结构与钢化玻璃底表面成型有多个第一入光面透镜;以及第二光学面,其设于该钢化玻璃下方;藉此,该光学膜系将不同角度的入射光线垂直地射出。
所述光学薄膜材质菲涅尔透镜结构包含有复数个薄膜聚光透镜结构,而每一薄膜聚光透镜结构系为环状结构。
所述菲涅尔透镜为高透光之硅胶。
一种光学薄膜材质之太阳能聚光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钢化玻璃表面覆盖硅胶,然后通过模具将硅胶定型成菲涅尔透镜形状。
所述硅胶,为液态硅胶,先将液态硅胶覆盖于钢化玻璃表面,再通过模具定型。
所述的方法,在钢化玻璃上设一菲涅尔透镜结构模具,该模具的表面具有一孔,用以灌注硅胶;模具的内部具有一空间,容纳硅胶,且该空间呈菲涅尔透镜结构,硅胶充满该空间后即可形成菲涅尔透镜的形状,以实现菲涅尔透镜的聚光效果。
上述的模具,其空间的内壁表面粗糙度必须在60um以下,使表面呈现镜面状态,利于液态硅胶流动顺畅。
所述钢化玻璃,其下部设一加热装置,待液态硅胶在菲涅尔透镜结构模具与钢化玻璃的结构空间内完成充填后,通过加热装置对钢化玻璃进行加热,促使液态硅胶定型。
本发明采用硅胶直接与钢化玻璃结合的结构形式,突破了菲涅尔透镜原有的结构设计,钢化玻璃能够有效保护聚光组件,使聚光组件结构抗老化、户外耐候性好,有利于降低太阳能高倍聚光光伏发电成本、增加使用年限。
且本发明实现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应用到太阳能聚光光伏发电的各种场所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际制程图解。
图2为硅胶材质菲涅尔透镜结构聚光示意图。
图3为单一结构立体示意图。
其中:1为液态硅胶,2为注料管,3为菲涅尔透镜结构模具腔体,4为钢化玻璃,5为热气,6为加热器,7为硅胶材质菲涅尔透镜结构,8为太阳光,9为太阳能转换接收器,10为太阳光聚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部描述。
本发明之太阳能高倍聚光光伏发电模块内太阳能聚光结构的制作过程如图1所示,一钢化玻璃4作为支撑及聚光结构的主体水平放置,钢化玻璃4的上部紧密压合一个最好能够覆盖钢化玻璃外表面的模具3,模具3内具有一腔体,模具腔体与钢化玻璃4型形成一密闭空间,使液态硅胶1在此空间内成型,完成菲涅尔透镜结构的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升阳绿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升阳绿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18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散热装置
- 下一篇:超声波生物处理频率搜索控制的一体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