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双模通信方法及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2676.6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7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安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6 | 分类号: | H04W88/06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4 | 代理人: | 陈立荣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南岸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自动识别 系统 双模 通信 方法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领域,特别涉及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双模通信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主要技术特点是采用开放系统互连(OSI)的工作模式,能在所有区域自主和连续工作;由AIS基站配置工作模式,能够采用广播模式或受控模式进行数据传送。AIS终端传送船舶的基本信息,基站与终端传送交管信息及其他船舶信息;相互无线通讯制式为SOTDMA/CSTDMA,频率为161.975MHz和162.025MHz,传输带宽为25KHz;调制方式为GMSK;传输速率为9600b/s。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市面上的AIS终端基本上采用的单一TDMA制式进行通讯,由于TDMA制式的传输速率慢、传输信息量有限和传输距离短,导致不能满足船舶与船公司安全监管、生产调度和信息交互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双模通信方法及终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双模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自动识别系统)终端的控制模块传输AIS数据给第一AIS终端的 TDMA模块和CDMA模块,
所述第一AIS终端的TDMA模块和CDMA模块发送所述AIS数据,
第二AIS终端的TDMA模块接收所述AIS数据,
所述第二AIS终端的TDMA模块将所述AIS数据传输给第二AIS终端的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AIS数据包括第一AIS终端的GPS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AIS终端的控制模块驱动第一AIS终端的显示模块对所述AIS数据进行显示,
所述第二AIS终端的控制模块驱动第二AIS终端的显示模块对所述AIS数据进行显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双模通信终端,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传输AIS数据给 TDMA模块和CDMA模块,并从所述TDMA模块获取AIS数据,
TDMA模块,用于接收/发送AIS数据,
CDMA模块,用于发送AIS数据。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还用于驱动显示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AIS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CDMA模块采用USB接口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CDMA模块采用WCDMA、CDMA2000或TD-SCDMA制式发送AIS数据。
由上可知,本发明方法及终端能够实现AIS同时具备TDMA和CDMA通讯能力,达到船舶既能实现自动识别功能,又能满足船舶生产调度和信息交互等功能,AIS终端同时具有两种通讯网络的特点,可以有效解决船舶航行安全和生产需要,使得整个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具有了通讯网络基础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AIS双模通信方法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AIS双模通信方法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AIS终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AIS终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AIS终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AIS双模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第一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自动识别系统)终端的控制模块传输AIS数据给第一AIS终端的 TDMA模块和CDMA模块,
步骤102,第一AIS终端的TDMA模块和CDMA模块发送AIS数据,
步骤103,第二AIS终端的TDMA模块接收AIS数据,
步骤104,第二AIS终端的TDMA模块将AIS数据传输给第二AIS终端的控制模块。
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AIS双模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2,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第一AIS终端的控制模块驱动第一AIS终端的显示模块对AIS数据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安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安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26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灌装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组立电杆专用取线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