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钢结构柱脚埋件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3399.0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5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钢结构 柱脚埋件 定位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大型钢结构柱脚埋件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大型钢结构的施工中,首先要安装柱脚埋件,柱脚埋件的安装需要确定柱脚埋件的精确位置,通常都采用柱脚埋件的螺栓将其定位并安装固定,所以柱脚埋件的螺栓的定位对于大型钢结构的定位尤其重要。如果定位不准确,将会导致整个大型钢结构的安装无法顺利进行。
传统的大型钢结构施工中,对于柱脚埋件的安装方法是在大型钢结构的上、中、下三层基础钢筋绑扎后,利用经纬仪和水准仪在上层基础钢筋的平面中确定柱脚埋件螺栓的位置,然后将螺栓杆插入三层钢筋基础内,并将其焊接在上层基础钢筋上,再将柱脚埋件与焊接的螺栓连接并紧固,然后向基础坑内浇注混凝土。这种方法的弊端主要为表现在将埋件螺栓定位后,由于大型钢结构的钢筋基础深度较大,柱脚埋件的螺栓杆插入钢筋基础内的长度较长,且螺栓杆插入的部分底端没有紧固装置,在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流态性质,导致螺栓杆倾斜。众所周知,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如何将柱脚埋件螺栓杆的底端精准定位并紧固是柱脚埋件精准定位的关键所在,但是在现有的施工方法中,由于上层和中层的钢筋基础绑扎后,横竖钢筋的缝隙较小,柱脚埋件螺栓的底端定位很难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存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定位准确的大型钢结构柱脚埋件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大型钢结构柱脚埋件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和连接件,所述的定位板上设有螺栓孔,所述的螺栓孔结构与位置均与预定位的柱脚埋件螺栓相配合,定位板的一面设有至少四个或四个以上连接件。
所述的定位板采用厚钢板制成,其厚度为D,且D的范围为D≥20mm。
所述的连接件分别垂直设置在定位板的同一面上。
所述的连接件采用角钢或型钢制成。
所述的定位板与连接件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
所述的每个连接件长度L相同,且L的范围为200-300mm。
大型钢结构柱脚埋件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定位板,根据预安装定位的柱脚埋件螺栓的直径和相对位置,取厚度大于或等于20mm的厚钢板,在其上钻孔,使厚钢板上的孔与预定位的柱脚埋件螺栓相配合;
2)安装大型钢结构柱脚埋件的下层钢筋,根据预安装的大型钢结构的柱脚埋件设计,在基坑内铺设并绑扎下层钢筋;
3)将连接件焊接在定位板上,焊接后利用水准仪确保定位板和连接件的底端分别为水平平面;
4)将预定位的柱脚埋件螺栓的一端采用相应螺母固定在定位板上,并用螺栓扳手紧固;
5)利用经纬仪确定预定位的柱脚埋件螺栓的位置,再利用水准仪找平,然后将带有柱脚埋件螺栓的定位装置在下层钢筋的找准的位置上焊牢,进而确保柱脚埋件螺栓的底端固定在设计位置;
6)依次绑扎中层钢筋和上层钢筋;
7)将柱脚埋件螺栓穿过设置在上层钢筋上面的柱脚埋件,利用线坠和水准仪确定柱脚埋件螺栓的上端位置,并调整柱脚埋件的位置;
8)最后将柱脚埋件与柱脚埋件螺栓用螺母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定位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且施工现场制作容易;确保柱脚埋件螺栓杆在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倾斜或位移,进而使柱脚埋件的定位更准确,使工程质量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定位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中:1-下钢筋层 2-中钢筋层 3-上钢筋层 4-柱脚埋件 5-螺母 6-螺栓杆 7-定位板 8-连接件 9-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大型钢结构柱脚埋件定位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定位板7和连接件8,所述的定位板7上设有螺栓孔9,所述的螺栓孔9结构与位置均与预定位的柱脚埋件4螺栓相配合,定位板7的一面设有连接件8,定位板7采用厚钢板制成,其厚度为25mm;连接件8为四个结构相同的角钢制成,连接件8分别垂直焊接在定位板7的同一面上,且每个连接件8的长度为220mm。
大型钢结构柱脚埋件定位方法,如图2、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未经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建筑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33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