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抽气的走罐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3749.3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9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仝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仝小林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3 北京市宣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走罐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中医器械技术领域的拔罐器,具有涉及一种自动抽气的新型走罐器。
背景技术
拔罐在中医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排出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从而吸附到皮肤上,以改变局部区域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的目的。其操作简单,疗效显著,一直被广泛的使用。走罐是拔罐治疗中的常用手法,目前,市场上的拔罐类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用明火排出密闭空间内的空气,比如常见的玻璃火罐等,需要专业人员来实施,以避免烫伤;另外一种是利用手动抽气装置,排出密闭空间内的空气。目前实施走罐操作的器械,以火罐为主;手动抽气的拔罐器由于抽气的过程相对较长,强行走罐,患者疼痛感较强,因此此类产品很少用于走罐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走罐操作繁杂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自动抽气的走罐器。不仅使每次走罐时,罐体内压力相对一致,而且操作也更为简单。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含有:壳体1,电源母接头2,微型真空泵3,抽气罐4以及连接件,其中:
壳体1,由结构互相对称的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组成,并由分别位于上、下壳体101,102内壁上的卡扣10扣合;
在远离所述抽气罐4的抽气罐尾部端面上,有一个对称于所述走罐器纵轴线且由开在所述上壳体101下表面上的半圆孔和所述下壳体102上表面上的半圆孔共同对合而成的一个供电源母接头2插入的圆形孔;
在所述走罐器的中部,沿着走罐器纵轴线的方向,在所述上壳体101、下壳体102的左右两侧的内壁面的径向上各连有一对所述微型真空泵3的轴向定位挡板5,各侧两块轴向定位挡板的间距与所述微型真空泵3的高度一致,在各侧所述一对轴向定位挡板5间的中点径向的连接着一对所述微型真空泵3的径向定位挡板6,其间距与所述微型真空泵3的宽度一致,形成一个微型真空泵的容纳空间;
在所述走罐器安装所述抽气罐的前端位置,在沿着所述上壳体101、下壳体102各自内侧面的半周方向对称地连接着一对对所述抽气罐4定位用的抽气罐定位挡板7,在所述上壳体101的抽气罐定位挡板71和所述下壳体102的抽气罐定位挡板72的对接位置开有供所述抽气罐4环形凸起嵌入的凹槽;
电源母接头2,同轴的插入所述圆形孔中,该电源母接头2对称于所述纵轴线有一个供外接电源插入的插头容纳空间,其纵截面呈倒U形,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插头容纳空间内有一个与所述纵轴线同轴的圆柱形凸起,表面贴有作为电源正极的铜片,该插头容纳空间的内壁贴有作为电源负极的铜片,电源线从所述电源母接头2底面引出,所述电源母接头2用与所述电源母接头2下端内螺纹连接的螺母8、垫圈9连接在该走罐器的尾部内外端面上;
与电源母接头2下端用内螺纹连接的螺母
微型真空泵3,嵌入所述轴向定位挡板5和径向定位挡板6形成的微型真空泵容纳空间中,电源输入端与由自所述电源母接头2底面引出的电源线相连,该微型真空泵3上端面有一个出气管,管口与分别开在所述尾部端面上,由所述上壳体101下表面与下壳体102上表面的半圆形口对合而成的多个出气孔相对应,该微型真空泵3下端面有一个入气管;
抽气罐4,下端为拔罐口,是开放的,上端面有一抽气管,管口与所述微型真空泵3的入气管管口相正对,并用一个导管11把所述入气管和抽气管在外周上套住,所述抽气罐4上端面外周上连接有一个能嵌入所述抽气管定位挡板7凹槽内的环形凸起。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产品生产装配的工艺性良好,优化了传统走罐操作,使用者的舒适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自动抽气的走罐器的主视图
图2是一种自动抽气的走罐器的俯视图
图3是一种自动抽气的走罐器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一种自动抽气的走罐器的B-B向剖视图
附图说明中各图所用的标志说明如下:
壳体1,101是上壳体,102是下壳体;
电源母接头2;微型真空泵3;抽气罐4;轴向定位挡板5;径向定位挡板6;抽气罐定位挡板7,共有2块,用71和72表示;螺母8;垫圈9;卡扣10;导管11。
具体实施方式:
含有壳体部分和抽气部分,其中:
壳体部分,壳体1,含有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其中:
壳体1,由分别位于上、下壳体101,102内壁上的卡扣10扣合;上壳体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仝小林,未经仝小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37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太阳能垃圾分类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青春痘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