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拖把甩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3776.0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3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朱沛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沛然 |
主分类号: | A47L13/58 | 分类号: | A47L13/58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拖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旋转拖把甩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种通过手压或脚踏方式驱动的旋转拖把,在脱水桶桶体的一端置放甩干篮,甩干篮在手压或脚踏动力的驱动下,将潮湿的旋转拖把甩干,而甩干过程中的拖把水则甩入脱水桶桶体内。因旋转拖把具有可自行控制布条干湿度,清洁、吸尘、吸水效果好,省时方便等性能特点,所以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广泛应用于住宅或商业、公共空间等不同清洁场所。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驱动旋转拖把,其脱水桶均为一体式结构设计,不仅体积较大,而且在盛水的情况下桶的重量也会比较大,因此,不方便移动和翻转,桶内的脏水不容易倒出,影响使用。而且此种脱水桶,只有单一的脱水功能,不能满足多种功能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一机多用的旋转拖把甩干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旋转拖把甩干装置,包括脱水桶及置于其内的甩干篮,脱水桶为分体式结构,由上、下两部分组成,脱水桶上部分呈圆桶形,其内置放有甩干篮,甩干篮底部设有排水口;脱水桶下部分呈开口向上的簸箕状,位于甩干篮的底部下端,且置排水口于其上端开口内。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一种旋转拖把甩干装置,其甩干篮周边盘缘设有连接孔,砂轮片活动连接于甩干篮上端平面。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一种旋转拖把甩干装置,其甩干篮底部中心还设有螺纹孔,螺栓置于砂轮片的中心并穿过砂轮片与甩干篮底部螺纹孔相连,实现砂轮片与甩干篮的固定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1、方便使用。本发明采用分体式的脱水桶结构,不仅具有基本的脱水、集水功能,而且可将脱水桶盛水部分单独拆卸并翻转,将水倒出。
2、一机多用。本发明脱水桶下部分呈开口向上的簸箕状,拆卸后不仅方便倒出脏水,且该簸箕状脱水桶还可以当作清扫垃圾灰尘的簸箕用。另外,甩干篮固定连接有砂轮片,可方便用来磨刀剪等工具。
3、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和使用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P向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旋转拖把甩干装置,其中:
脱水桶为分体式结构,由上、下两部分1,5组成,脱水桶上部分1呈圆桶形,其内置放有甩干篮2,甩干篮2底部设有排水口4;脱水桶下部分5呈开口向上的簸箕状,位于甩干篮2的底部下端,且置排水口4于其上端开口内。脱水桶下部分5两侧面设有提手6,可以拎提脱水桶下部分。
甩干篮2置于脱水桶上部分1的圆桶内,其周边盘缘设有连接孔,砂轮片7活动连接于甩干篮2上端平面。
驱动机构3置于甩干篮2下端,并与甩干篮2相连接,通过手压或脚踏的方式,传送动力至甩干篮2,驱使甩干篮2旋转甩水。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仅在于:
甩干篮2底部中心还设有螺纹孔,螺栓8置于砂轮片7的中心并穿过砂轮片7与甩干篮2底部螺纹孔相连,实现砂轮片7与甩干篮2的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沛然,未经朱沛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37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滴灌系统
- 下一篇:一种白茶高产种植及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