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水立管的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3910.7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9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刚;何宁;赵冬岩;段梦兰;王辉;陈瑞艳;李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F16L1/15 | 分类号: | F16L1/15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水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铺管船进行深水立管的安装方法,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海底管道铺设是油气田开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海上油气田的开发、生产和产品外输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深水立管的安装是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中较复杂、同时也是极其重要的部分。
一般海底管道的铺设需在铺管船上进行,在海底管道铺设完毕后,进行深水立管部分的安装,但是仅仅依靠铺管船难以独立实现立管的安装,需要动用辅助船舶来完成立管安装过程中的水下操作和张力转化,或者需要带有中、大型起重设备的铺管船来完成。
随着海洋石油开发不断向深水领域的迈进,海底管道的铺设水深越来越深,对于深水海底管道铺设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采油平台的作业水深已达3000m,钻井深度超过万米,海底管道的铺设水深也达到了3000m左右。当海底管道铺设水深增加时,其中的立管则会更长,如仍采用上述方法,其安装工艺过程则更为复杂;且由于安装设备安装于铺管船上,而铺管船甲板空间是用于储存管道,若设备长期放置于甲板上则大大降低了铺管船的铺管能力。由于目前船舶甲板上的作业设备都是通过焊接长期固定的,不轻易拆卸,但对于铺管船来说,甲板面积也是决定铺管能力很重要的一方面。而目前尚无对较大型设备的快速拆装的装置,所以研发此种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另一种方法是需要专用的深水立管安装船舶;由于专用的深水立管安装船舶属于稀缺资源,购置费用昂贵,因此,采用此种方法将会导致安装费用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深水立管的安装方法,其操作简便,易于控制,不需要动用辅助船舶或专用的深水立管安装船舶,便可在普通的铺管船上实现深水立管安装功能的一体化;同时,降低了安装时间及安装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深水立管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第一步:安装深水立管安装专用设备
将深水立管安装专用设备整体吊起,并通过自适应转换接头快速连接至船舶甲板上的临时支腿上;
第二步:船舶就位,下放收放绞车缆绳
(1)将收放绞车缆绳通过安装于船舶上的导向滑轮,引导通过深水立管安装专用设备上的顶部滑轮;
(2)收放绞车缆绳通过顶部导向滑轮,立管固定装置开始竖直下放,收放绞车缆绳限位装置伸出,缆绳进入到护线卡内,收放绞车缆绳限位装置闭合进行限位,缆绳继续下放直至到达立管弃管封头上方,并连接于立管弃管封头上;
第三步:回收立管
回收收放绞车缆绳,增加收放绞车张力,当缆绳张力达到设定值后,移动船舶,直至将立管提升至水面;
第四步:立管固定,更换封头
(1)打开收放绞车缆绳限位装置并缩回;
(2)打开立管固定装置,继续缓慢提升立管,直至立管头悬挂环高于立管固定装置,闭合立管固定装置;
(3)下放立管,使立管头悬挂环坐于立管固定装置上,锁紧立管固定装置,移除收放绞车缆绳,切割立管弃管封头,并安装牵引头;
第五步:张力转换
(1)将收放绞车缆绳和平台上的牵引缆绳分别连接于牵引头上,打开立管 固定装置锁紧装置,提升立管使立管头悬挂环脱离立管固定装置;
(2)打开立管固定装置,开始下放立管通过立管固定装置,缓慢下放收放绞车缆绳,开始张力转换,同时,回收牵引缆绳,并逐渐的将牵引力由收放绞车缆绳全部转换至牵引缆绳上;
第六步:立管安装
(1)继续回收牵引缆绳,直至立管到达平台预定位置;
(2)切割牵引头,并连接于平台上。
所述第二步中:顶部滑轮与立管安装专用设备上的立管固定装置中心及收放绞车缆绳限位装置中心共线;缆绳下放直至到达立管弃管封头上方后,是在水下机器人的辅助下,将缆绳连接于立管弃管封头上;
所述第三步中,回收缆绳和移动船舶过程为:交替或同时进行。
所述第五步中,当收放绞车缆绳张力变为零后,立管载荷已全部由牵引缆绳承担,此时,利用水下机器人解脱收放绞车缆绳并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39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