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掺铌酸锂晶体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4129.1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1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彪;王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9/30 | 分类号: | C30B29/30;C30B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林伟斌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掺铌酸锂 晶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双掺铌酸锂晶体,其特征在于,组成为:SmxMy(Li0.946NbO3)100-x-y,其中,M为Mg、Zn中的一种,0.15≤x≤0.3,当M为Mg时,5≤y≤8;当M为Zn时,6≤y≤7。
2.一种双掺铌酸锂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取X mol% Sm2O3、Y mol% MgO、Z mol% ZnO、A mol% Li2CO3、B mol% Nb2O5,然后干燥混匀得到混合物,其中X=0.15~0.3,Y=5~8,Z=6~7,Li2CO3与Nb2O5的化学计量比为0.946;
将混合物放入坩埚煅烧,然后再烧结得到掺杂铌酸锂的多晶原料;
将装有掺杂铌酸锂多晶原料的坩埚放入晶体生长炉,通过提拉法制备单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掺铌酸锂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为铂坩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掺铌酸锂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混合物放入坩埚,在760℃煅烧4小时,然后再在1150℃烧结5~10小时得到掺杂铌酸锂的多晶原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掺铌酸锂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装有掺杂铌酸锂多晶原料的坩埚放入自动化提拉单晶炉,通过提拉法制备单晶,包括以下步骤:
将装有掺杂铌酸锂的多晶原料的铂坩埚放入保温罩内,然后将保温罩装炉;
用纯铌酸锂的[001]方向单晶棒为籽晶,调节籽晶杆,和轴心控制在偏差小于5%范围之内;
通过计算机界面设置升温程序,将坩埚内的多晶熔化,待熔体均匀稳定后,开始晶体生长;
调节升降籽晶杆,让籽晶和多晶液面接触,完成下晶过程,得到双掺铌酸锂晶体SmxMy(Li0.946NbO3)100-x-y,其中,M为Mg、Zn中的一种,0.15≤x≤0.3,当M为Mg时,5≤y≤8;当M为Zn时,6≤y≤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掺铌酸锂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提拉法制备单晶时,提拉速度为1.2~2mm/h,转速为16~22r/min,在拉拖后的降温过程中,降温速率为40~8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41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