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刹车ECU测试用供油阀体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4868.0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5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鼎佳(天津)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刹车 ecu 测试 供油 阀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刹车ECU测试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刹车ECU测试用供油阀体。
背景技术
汽车刹车中的ECU至关重要,不仅要接收安装在四个轮胎上的轮速传感器的输出,还要根据轮速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四轮分泵的刹车压力以实现ABS功能,由此可见,刹车系统的ECU不能出现任何问题,否则会影响车辆及乘客的安全。
ECU在出厂前必须经过大量的测试,以确保其能正常接收信号、发送控制指令,在测试系统中ECU的阀体通过油管和供油阀体与四轮的分泵连接,由于ECU的种类不同,可分为三油路供油和四油路供油,其中三油路供油中,前部两轮独立供油,后部两轮由一条油管供给两个分泵,四油路供油中,前部两轮即后部两轮均分别连接一条油管,即供油阀体的进油口可分为三个或四个,如果测试不同类型ECU时,需要频繁更换供油阀体,经常拆卸供油阀体不仅费时,而且易损坏供油阀体的进油口和出油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无需频繁拆卸的汽车刹车ECU测试用供油阀体。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刹车ECU测试用供油阀体,包括基座,在基座的一侧面制出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第三进油口和第四进油口,在对称的另一侧面相对位的制出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第三出油口和第四出油口,第三进油口和第三出油口之间以及第四进油口和第四出油口之间分别通过纵管连通,该两个纵管均通过竖管连通基座底面制出的压力传感器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之间安装的纵管两端之间连通第一调节阀的下端,第二进油口连接的纵管端部连通第二调节阀的下端,第二调节阀的底面通过纵管的另一端部连通第二出油口,第一调节阀的底面通过一竖管连通一横管,该横管的一端连通基座一端面所制的装配口,该横管的另一端连通第二调节阀和第二出油口之间的纵管,第一进油口和第一调节阀之间的纵管以及横管另一端与第二出油口之间的纵管分别通过竖管连通基座底面制出的压力触感器安装孔。
而且,所述基座嵌装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的表面的四角制出安装孔。
而且,所述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的结构是:包括基座上制出的阀孔,每个阀孔内啮合连接底面与阀孔底面相配合的螺栓。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中,第三进油口和第三出油口之间以及第四进油口和第四出油口之间分别通过纵管连通,而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之间以及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之间分别通过纵管、横管、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相互连通,即三油路供油的三根油管或者四油路供油的四根油管均可以直接连接基座上的进油口,不用频繁更换供油阀体,不仅使用非常方便,而且延长了供油阀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仰视图;
图5是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一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汽车刹车ECU测试用供油阀体,如图1~6所示,包括基座1,在基座的一侧面制出第一进油口2、第二进油口3、第三进油口4和第四进油口5,在对称的另一侧面相对位的制出第一出油口9、第二出油口8、第三出油口7和第四出油口6,第三进油口和第三出油口之间以及第四进油口和第四出油口之间分别通过纵管20连通,该两个纵管均通过竖管21连通基座底面制出的压力传感器安装孔13,本发明的创新在于:所述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之间安装的纵管两端之间连通第一调节阀11的下端,第二进油口连接的纵管端部连通第二调节阀12的下端,第二调节阀的底面通过纵管的另一端部连通第二出油口,第一调节阀的底面通过一竖管连通一横管19,该横管的一端连通基座一端面所制的装配口14,该横管的另一端连通第二调节阀和第二出油口之间的纵管,第一进油口和第一调节阀之间的纵管以及横管另一端与第二出油口之间的纵管分别通过竖管连通基座底面制出的压力触感器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鼎佳(天津)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鼎佳(天津)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48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波罗呫吨酮的提取纯化方法
- 下一篇:钢带同步收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