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5121.7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4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尹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晨光;魏晓波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中央空调系统已成为现代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设施之一。由于中央空调系统耗能量通常较大,故其节能设计势在必行。众所周知,要确保中央空调系统按照设计的技术参数可靠地运行,并达到良好的温控效果,中央空调系统的水力平衡控制是关键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中央空调系统水力不平衡的问题,通常需要在系统中设置多种动态或静态的平衡阀。在空调水系统中,每一台末端换热设备进水管或出水管需要安装电动二通阀、电动三通阀或电动球阀。当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下限时,阀关闭;当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上限时,阀打开。近年来,温差电动调节阀技术在空调系统中得以应用,通过设置在风机盘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温度传感器,获得风机盘管的进出水实际温差,电动调节阀根据实际温差与设定温差比较的差值调节阀门开度,改变水流量,使得实际温差等于设定温差;也就是说,该技术根据风机盘管进出水温差来调节通过风机盘管的水流量,一方面起到开启、关闭风机盘管水路的作用,另一方面可控制末端风机盘管动态流量平衡。
但是,当冷冻水供水温度较高时,该控制技术将导致风机盘管的换热量减小。具体而言,风机盘管在名义工况下测试时,冷冻水进水温度7℃、出水温度12℃,进风干、湿球温度分别是27℃、19℃。在名义工况下,风机盘管进出水温差是5℃。显然,在中央空调实际使用过程中,冷冻水进水温度不会是理论值7℃,存在高于7℃的可能。例如,冷冻水供水温度为10℃,风机盘管进风干湿球温度为27℃和19℃。冷冻水与空气侧的换热温差ΔT减小,风机盘管换热量减小,实际的出水温度T1与供水温度T2差值减小。根据能量守恒,风机盘管的换热量Q=mCp(T1-T2),如果要使(T1-T2)变为设置的5℃,由于换热量Q减小了,因此水的质量流量m减小;即,当冷冻水供水温度较高时,将导致风机盘管的换热量减小,影响系统能效。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空调系统的控制技术进行优化设计,在确保系统良好水力平衡的基础上,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温度控制末端的介质流量控制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温度控制末端的换热量。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温度控制末端的介质流量控制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温度控制末端的介质流量控制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a.获取室内环境温度信号Ta和温度控制末端的进出介质温差ΔT;
b.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a确定最佳计算温差ΔToption;
c.根据所述最佳计算温差ΔToption与进出介质温差ΔT的第一比较结果,输出使得ΔT=ΔToption的控制信号调节所述温度控制末端的介质流量。
优选地,步骤c中,若所述第一比较结果表征:所述最佳计算温差ΔToption大于进出介质温差ΔT,则输出减小所述温度控制末端介质流量的控制信号;所述最佳计算温差ΔToption小于进出介质温差ΔT,则输出增大所述温度控制末端介质流量的控制信号。
优选地,步骤c,若所述第一比较结果表征所述最佳计算温差ΔToption等于进出介质温差ΔT,则执行步骤d:
d.根据所述进出介质温差ΔT与预设的缺水保护温差值的第二比较结果,若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表征:所述进出介质温差ΔT大于预设的缺水保护温差值,则输出报警信号。
优选地,步骤b中,按照下式确定最佳计算温差ΔToption:
ΔToption=5-β*(Ta-27),式中,β为修正系数,0<β≤1,名义工况下的进出介质温差阈值为5,名义工况下的进风干球温度阈值为27。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系统温度控制末端的介质流量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温度控制末端相应的阀门开度,包括:
第一温度采集装置,用于获取室内环境温度信号Ta;
第二温度采集装置,用于获取温度控制末端的进口介质温度;
第三温度采集装置,用于获取温度控制末端的出口介质温度;和
控制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51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