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结构无碳化物贝氏体中碳合金钢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5203.1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1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生;张淼;张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1D8/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一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3 | 代理人: | 刘建年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结构 碳化物 贝氏体中碳 合金钢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金钢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结构材料而大量使用的钢,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其强度增高,但韧性和塑性降低。如何实现钢的强度和韧性或塑性的同步提高,已成为提高其使用性能和挖掘其使用潜能的重要课题。传统低合金高碳钢一般用于制造刃具、量具和冷作模具,其强化的热处理工艺主要为淬火+低温回火,热处理后获得回火马氏体组织,具有高强度和高硬度,但其韧性和塑性较低。如果提高回火温度,虽可以提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和硬度会大大降低。
Bhadeshia等人(美国专利US6884306)发明了一种贝氏体钢— Si-Mn-Cr-Ni-Mo-V合金化的高碳钢(含碳量重量百分比为0.6~1.1),铸锭缓冷后进行高温长时间均匀化退火,然后经奥氏体化后在稍高于该钢马氏体转变温度进行长时间(1~3星期)的过冷奥氏体低温等温贝氏体转变,获得了由纳米级厚度的板条贝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的纳米结构无碳化物贝氏体组织,并具有超高强度和较高的断裂韧性,以及较好的压缩塑性。但因其是铸态组织进行的热处理,拉伸塑性和Charpy缺口试样冲击功很低。而且由于等温转变速度极为缓慢,其用于工业生产的周期长、效率低。后来在此Si-Mn-Cr-Ni-Mo-V合金化的高碳钢中又通过单独添加Co或复合添加Co和Al,来加速等温贝氏体转变(ISIJ International,2003,Vol. 43,p.1821)。中国发明专利CN101693981B公开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纳米结构低合金高碳钢的制备方法,即在高碳钢中添加Mn、Cr、Si、Al、W进行合金化,铸锭热轧成板坯消除铸造缺陷,热轧板坯直接在盐浴中等温贝氏体转变,得到由纳米级厚度的板条状贝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的纳米结构无碳化物贝氏体组织,从而保证在获得高强度的同时还获得较高塑性和韧性,但其含碳量高,势必使钢的焊接性和冲击韧性较差,限制了其作为结构钢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含量降低、成本降低、可焊性和冲击韧性提高的纳米结构无碳化物贝氏体中碳合金钢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纳米结构无碳化物贝氏体中碳合金钢,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 0.48~0.52,Si 1.2~1.3,Mn 1.7~1.9,Al 1.0~1.4,Cr 1.6~1.8,Ni 0.5~0.6,W 1.9~2.3,P<0.02,S<0.02,余量为Fe。
上述合金钢的制备方法如下:
(1)熔炼:用真空感应炉对上述成分的中碳合金钢进行熔炼,真空度0.1~0.6 Pa、温度1520~1560 °C、熔炼时间0.5~1.0 h,将上述成分的钢水浇铸成钢锭,缓冷至室温;
(2)锻造:将铸锭加热至1180~1220 °C保温9~11 h出炉,在1140~1160 °C开始锻造,终锻温度为980~1020 °C,锻后缓冷至室温;
(3)压缩变形:以8~12 °C/s加热到980~1020 °C保温4~6 min,以奥氏体化,再以18~25 °C/s冷却到过冷奥氏体温区590~610 °C,再以应变速率0.01 s-1进行50%压下量的压缩变形,然后以18~25 °C/s冷却到稍高于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220~235 °C等温保持2.5~3.5 h,再空冷到室温,制备出纳米结构无碳化物贝氏体中碳合金钢,其微观组织由平均厚度为50~70 nm的板条贝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碳含量有较大幅度降低(降低重量百分比0.1~0.6),这不但有利于提高可焊性和冲击韧性,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而且也会缩短处理周期。
2、钢中不含价格昂贵的合金元素Co、Ni、Mo、V,能较大幅度地降低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获得的纳米结构无碳化物贝氏体中碳合金钢的微观组织的扫描电镜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获得的纳米结构无碳化物贝氏体中碳合金钢的微观组织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52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肉牛的饲料配制方法
- 下一篇:用于非真空熔炼铬青铜合金的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