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水座便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7222.8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6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旭东 |
主分类号: | E03D5/08 | 分类号: | E03D5/08;E03D11/11;E03D11/10;E03D1/012;E03D5/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水 座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水座便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箱式座便器以其使用舒适方便、便于清洁、卫生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现有箱式座便器的结构基本为:便池底部的排污管与下水管道相连,便池的上开口上设有与其对应的环形座垫,该座垫上设有与其对应的盖板,两者后端的连接耳均与设在便池上的连接件铰接。在该连接件后面设有藏水室,其出水口与便池内的出水口相连。这种结构的座便器虽然利用水的冲力带走大小便,但是现有座便器冲洗用的水量较多,以满足大便排放冲洗需要,由于大、小便的冲洗经同一管道排放,小便冲洗也需要冲洗大便的水量才能将下水管道的存水弯中被污染的水冲走并置换清水,这样就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在国家大力提倡节约水资源的今天,现有的座便器已经不能适合市场的节水需求,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如何尽可能的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缺陷,进行了有益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节水座便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水座便器,包括座便器盖、座便器壳体、内斗、藏水室,其特殊之处在于,该节水座便器还包括阀和脚踏板,所述的座便器盖与座便器壳体使用连接件铰接,所述的内斗、藏水室、阀安装在座便器壳体内,所述内斗的上开口与座便器壳体的上端开口契合,所述阀的上端开口与内斗的下端开口连接在一起,在阀的端依次设置有固定板和排污口,所述的排污口与管道连接,所述的藏水室设置的阀的侧面,所述的内斗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在内斗表面设置有一层纳米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藏水室呈圆柱型,藏水室在一端连接有进水管,在藏水室的中间位置还连接出水管一端,该出水管一端还与阀侧面的阀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内设置有水阀连杆机构,该水阀连杆机构的一端与阀内的控制杆啮合连接,水阀连杆机构的另一端通过阀头来控制出水管的开闭;
进一步地,所述阀内的控制杆与座便器壳体外的踏脚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出水管的另一端与喷水管连接,所述喷水管环绕内斗上方内侧设置,在喷水管设置有若干喷水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该座便器内斗采用了塑料材料和纳米层,其表面不容易附着杂物,冲洗方便,避免资源浪费,只需一杯水即可冲洗座便器,比传统的座便器能节省更多的水,使用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内部构件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内部构件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内部构件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内部构件仰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内部构件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内部构件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壳体和盖组合状态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壳体和盖组合状态右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壳体和盖组合状态左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壳体和盖组合状态仰视图;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壳体和盖组合状态俯视图;
图1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壳体和盖组合状态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组装状态主视图;
[0025]图1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组装状态仰视图;
[0025]图1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组装状态俯视图;
附图标记:1.座便器盖;2.座便器壳体;3.内斗;4.水阀连杆机构;5.阀;6.固定板;7.排污口;8.藏水室;9.喷水管;10.出水管;11.进水管;12.踏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12所示,一种节水座便器,包括座便器盖1、座便器壳体2、内斗3、藏水室8,该节水座便器还包括阀5和踏脚板12,座便器盖1与座便器壳体2使用连接件铰接,所述的内斗3、藏水室8、阀5安装在座便器壳体2内,内斗3的上开口与座便器壳体2的上端开口契合,阀5的上端开口与内斗的下端开口连接在一起,在阀5的端依次设置有固定板6和排污口7,排污口7与管道连接,所述的藏水室8设置的阀5的侧面,所述的内斗3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在内斗3表面设置有一层纳米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旭东,未经徐旭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72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菜谱及烹饪系统的版权保护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