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清湿毒胶囊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57640.7 申请日: 2011-08-31
公开(公告)号: CN102302711A 公开(公告)日: 2012-01-04
发明(设计)人: 刘巧 申请(专利权)人: 刘巧;海南省皮肤病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90 分类号: A61K36/90;A61P17/00;A61P13/02;A61P13/08;A61P15/00;A61P15/02;A61P31/04;A61P31/10;A61P31/20;A61P31/22
代理公司: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代理人: 莫臻
地址: 570216 海南省海*** 国省代码: 海南;6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清湿毒 胶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下肢湿疹、丹毒、丘疹性荨麻疹、足癣感染、脓疱疮、淋病、梅毒、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阴道炎)、生殖器疱疹、慢性前列腺炎等症属湿毒者的便于病人服用和携带的清湿毒胶囊。

背景技术

皮肤病虽发在体表有形可见,但临床治疗大多顽固难愈,久治不效,究其原因,主要是发病因素复杂,某些致病因素不能概括在六淫七情之中,存在毒邪发病的因素。引起皮肤病发病的“毒邪”,是蕴藏在普通食物、药物、动物、植物及自然界的六气之中,这些“毒邪”作用于人体,大部分人不发病,只有部分人因体质不耐,禀赋不足,毒邪侵入人体,积聚皮肤腠理,而致气血凝聚,营卫失和、经络阻塞、毒气深沉、外发皮肤而成皮肤病。毒邪既是一种从外感受的特殊致病因素,如食物毒、药物毒、化妆品毒、虫兽毒、漆毒等,又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如热毒、血毒、风毒、湿毒、痰毒、瘀毒等。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某一脏腑组织和皮肤发生各种皮肤病证。毒邪引起皮肤病有的是热症、有的是寒症、有的是阳症、有的是阴症,从病因上说,也可与风寒暑湿燥火以及瘀、痰等不同病因并发。

湿毒型疾病多因受霜雨雾露,汗出入水或湿衣,坐卧湿地,居住潮湿而致;或过食膏粱厚味,烟酒、生冷瓜果,饮食不节,脾运失化,而致湿毒内生。其临床表现为:多发于人体下部(包括生殖器)。发于下部皮肤者,皮损呈多形性,有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流滋、结痂等;发于生殖器者,多为性传播性疾病,表现尿急、尿痛、尿频、尿中流白浊、或睾丸肿痛,少腹胀痛等。可伴四肢乏力,关节酸痛,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常见疾病:下肢湿疹、丹毒、丘疹性荨麻疹、足癣感染、脓疱疮、淋病、梅毒、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阴道炎)、生殖器疱疹、慢性前列腺炎等症属湿毒者。现代医学研究中湿毒发病的这类皮肤病多发生于下焦,病程多缠绵、顽固难愈,久治无明显疗效,多由感染因素引起,治疗上以抗感染治疗为主长期使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多引起耐药,更有可能形成菌群失调,现代医药治疗这类皮肤病方法局限,疗效较差。中药汤剂虽然有较好疗效,只是中药汤剂煎药繁琐,耗时较长,服用不便,不能大量推广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清湿毒胶囊,将中草药进行科学配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稳定性高,具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效,疗效明显,无明显毒副作用,为皮肤病临床治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中医治疗方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清湿毒胶囊,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茵陈170~190份、车前子170~190份、鱼腥草170~190份、土茯苓170~190份、苍术110~130份、黄柏110~130份;

制备方法如下:

1、按配方量取苍术和1/3量的土茯苓粉碎成细粉,混匀,备用。

2、按配方量取茵陈、车前子、鱼腥草、黄柏以及剩余的土茯苓,分别加7~9倍水煎煮进行第一次提取,再加5~7倍水煎煮进行第二次提取,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于室温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的稠膏,备用;

3、将稠膏与细粉混合后于70~80℃下干燥、粉碎,混均,灌装胶囊。

本发明中,所述原料优选如下重量配比:茵陈180份、车前子180份、鱼腥草180份、土茯苓180份、苍术120份、黄柏120份。

本发明所提供的清湿毒胶囊中所使用的中草药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归肝、胃经;功能解毒除湿,通利关节。茵陈始载于《本经》,性味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作用。二者共为君药,清热解毒利湿。黄柏始载于《本经》,性味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的作用。车前子始载于《本经》,性味甘、寒,归肾、肝、肺经;功能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鱼腥草始载于《本草经疏》,性味辛、微寒,归肺经;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三者共为臣药,辅助君药清热解毒利湿。苍术为佐使药,性味辛、苦、温;归脾、胃经;功能燥湿健脾,祛风湿。可佐助主药燥湿。合方有利湿解毒之效,主要治疗下肢湿疹、丹毒、丘疹性荨麻疹、足癣感染、脓疱疮、淋病、梅毒、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阴道炎)、生殖器疱疹、慢性前列腺炎等症属湿毒者。

临床试验:

用清湿毒胶囊对临床表现为湿毒症皮肤病患者进行解毒、攻毒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一、清湿毒胶囊治疗淋病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巧;海南省皮肤病医院,未经刘巧;海南省皮肤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76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