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盘、光盘记录再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8088.3 | 申请日: | 200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0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中田浩平;宫下晴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7/007 | 分类号: | G11B7/007;G11B7/00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盘 记录 再生 方法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8年11月20日、申请号为200880002231.9、发明名称为“光盘、光盘记录再生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信息记录介质中记录信息时的记录格式、及遵循该记录格式的信息的记录再生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正积极研究开发高密度的光盘。现在,例如提出并实用了Blu-ray Disc(蓝光光盘,BD),为了在数字广播的录制等中使用,正在构筑光盘作为重要的信息介质的地位(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此外,作为更高密度化的倾向,还研究开发了比BD更提高记录密度、扩大记录容量的光盘。
图17示出现有的记录格式的一个实例。按对每一规定的数据量进行纠错编码处理的块单位记录记录数据。块由用于在开头再生时的同步检测中使用的引入区(run-in area),和包含记录数据的数据区构成。数据区被分割为多个扇区,扇区被进一步分割为多个帧。各帧在开头配置有由规定的位模式(bit pattern)和各帧所固有的ID模式构成的帧同步模式。在帧同步模式后,记录着根据规定的调制码对记录数据调制后的位模式。
在目前实用中的BD中,采用1-7PP调制码,最短位长为2T。2T的空间频率接近光学的分辨率的界限,相当于BD的光学传递函数(Optical Transfer Function:OTF)的截止频率的80%。如果设与各种位长关联可检测的最大振幅为100%,则2T的再生信号的振幅就会大大地降低到其的10%。
图18示出BD的光学分辨率和最短位长2T的关系。由于当最短位长接近OTF截止频率时,相邻的记录标志或间隔(space)也会进入光点内,所以不仅再生信号的振幅变小、而且还因码间干涉而产生波形失真。针对这样的振幅下降和波形失真,在现有的技术中,采用使用自适应均衡技术、维特比(Viterbi)解码等最大似然解码技术的PRML(部分响应最大似然,Partial Response Maximum Likelihood)技术,提高数据的检测精度。
图19示出现有的光盘装置1100的结构。光盘装置1100具有光头1001、电机1002、伺服器1003、地址再生电路1004、CPU 1005、引入产生电路1006、数据调制电路1007、记录控制电路1008、数据信号抽出电路1009、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1010、自适应均衡电路1011、和数据解调电路1012。此外,在图中记载有以可再生的形式记录数据的光盘1000。
为了进行数据的记录再生,光头1001对光盘1000照射光束。电机1002使光盘1000以规定的转速旋转。
伺服器1003根据从光头1001得到的再生信号适当地控制光头1001的照射光束的位置及电机1002的转速。
地址再生电路1004再生所检测出的再生信号中所含有的、预先记录在光盘1000的轨道中的地址信息。
CPU 1005控制整体。
引入产生电路1006产生引入区的位模式。
数据调制电路1007产生对记录数据实施了纠错编码处理和调制的位模式。
记录控制电路1008控制光头1001的光束的强度,以便在指定的地址的块中记录引入位模式和记录数据的位模式。
数据信号抽出电路1009从再生信号中抽出基于记录数据的数据信号。
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1010产生与抽出的数据信号位同步的再生时钟信号。
自适应均衡电路1011利用PRML技术适当地对含振幅下降和波形失真的数据信号进行二值化。
数据解调电路1012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对二值化的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和纠错处理,得到再生数据。
为了在自适应均衡电路1011中有效地利用PRML技术,需要成为自适应均衡电路1011的工作计时的基准的再生时钟信号,并且,需要自适应均衡电路1011进行自适应引入控制。
再生时钟信号是与数据信号的位长同步的时钟信号,由以数据信号为输入信号的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1010产生。通常,为了产生稳定的再生时钟信号,而使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1010的响应特性在数据信号的平均的空间频率的几百分之一到几十分之一程度的频率下是合适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80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