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磁共振成像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8914.4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5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何珊;谢国喜;钟耀祖;郑海荣;冯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3/20 | 分类号: | G01R3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吴平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磁共振 成像 方法 系统 | ||
1.一种三维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物体在视野的第一相位编码方向上进行隔行欠采样扫描,且在第一相位编码方向中心区域进行全采样,对物体在第二相位编码方向上进行部分欠采样扫描,得到采样数据;
对所述采样数据进行并行重建,得到并行重建矩阵;
对所述并行重建矩阵进行共轭转置,得到共轭转置矩阵;
通过并行重建矩阵和共轭转置矩阵得到卷积核系数;
利用卷积核系数和共轭转置矩阵进行重建,得到K空间重建数据,并通过K空间重建数据得到完整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采样数据进行并行重建,得到并行重建矩阵的步骤为:
根据所述采样数据得到敏感度估计的K空间数据;
通过所述敏感度估计的K空间数据估计出线圈的敏感度;
将所述采样数据经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卷褶图像;
通过所述卷褶图像及所述线圈的敏感度得到并行重建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物体进行全扫描,得到全扫描数据的步骤;
所述根据所述采样数据得到敏感度估计的K空间数据的步骤具体是:将所述采样数据同全扫描数据相结合,得到敏感度估计的K空间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采样数据得到敏感度估计的K空间数据的步骤具体是:
获取当前欠采样扫描得到的采样数据;
获取第上一次重建得到的K空间重建数据;
将所述获取到的采样数据同所述获取到的K空间重建数据进行组合,得到当前敏感度估计的K空间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采样数据进行并行重建,得到并行重建矩阵的步骤是:
取采样数据中的第一相位编码方向上K空间中心全采样区域数据,计算拟合系数;
利用所述拟合系数对所述采样数据进行重建,得到并行重建矩阵。
6.一种三维磁共振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圈,用于对物体在视野的第一相位编码方向上进行隔行欠采样扫描,且在第一相位编码方向中心区域进行全采样,并对物体在第二相位编码方向上进行部分欠采样扫描,得到采样数据;
并行重建模块,与所述线圈电连接,用于对所述采样数据进行并行重建,得到并行重建矩阵;及
图像重建模块,用于对所述并行重建矩阵进行共轭转置,得到共轭转置矩阵;通过并行重建矩阵和共轭转置矩阵得到卷积核系数;还用于利用卷积核系数对共轭转置矩阵进行重建,得到K空间重建数据,并通过K空间重建数据得到完整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维磁共振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还用于对物体进行全扫描,得到全扫描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维磁共振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重建模块包括:
敏感度获取单元,用于估计出线圈的敏感度;
第一图像获取单元,用于将所述采样数据经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卷褶图像,并通过所述卷褶图像及所述线圈的敏感度得到并行重建矩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维磁共振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重建模块包括:
拟合系数获取单元,用于取采样数据中的第一相位编码方向上物体中部全采样区域数据,计算拟合系数;
第二图像获取单元,利用所述拟合系数对所述采样数据进行重建,得到并行重建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89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