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活细胞的复杂三维微通道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9019.4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9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峰;卢天健;黄国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56 | 分类号: | A61L27/56;A61L27/18;A61L27/20;A61L27/2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细胞 复杂 三维 通道 多孔 支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活细胞的复杂三维微通道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备水凝胶溶胶,将光引发剂、水凝胶单体和水凝胶溶剂分别按质量比0~1∶2~30∶100和0~1∶1~20∶100混合均匀配制成水凝胶单体浓度不同的两份水凝胶溶胶,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苯丙酮或艳固佳2959,水凝胶单体为胶原、明胶、透明质酸、壳聚糖、海藻酸纳或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水凝胶溶剂为去离子水、纯水或PH值为5.7~8.0的磷酸盐(PBS)缓冲溶液;
第二步,制备水凝胶溶胶与细胞培养液的混合液,将第一步中制备的水凝胶单体浓度高的水凝胶溶胶与细胞浓度为107~1011cells/mL细胞培养液按体积比20~100∶1混合均匀形成第一混合液A,将水凝胶单体浓度低的水凝胶溶胶与细胞浓度为107~1011cells/mL细胞培养液按体积比1~20∶1混合均匀形成第二混合液B,细胞培养液中的细胞为酵母菌、乳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酪酸梭菌、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或粪链球菌;
第三步,分别将第一混合液A和第二混合液B装入细胞打印机的两套不同的注射器中,设定好细胞打印机的运行程序;
第四步,在培养皿表面打印一层细胞与水凝胶溶胶的混合液,其中需要微孔的地方打印第一混合液A,需要微通道的地方打印第二混合液B,因第二混合液B水凝胶单体浓度低,细胞浓度高,有助于形成连通的微通道;
第五步,改变温度、离子浓度或紫外照射,使打印的混合液发生交联形成载细胞的水凝胶;
第六步,重复第四步和第五步,直至形成所需三维结构的载细胞水凝胶支架;
第七步,将上述制备的载细胞水凝胶支架置于培养箱中培养0~15天;
第八步,将培养后的载细胞水凝胶支架在质量浓度3%~1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中浸泡12~24小时使细胞完全裂解死亡后,分别用杜氏磷酸缓冲液和去离子水先后冲洗2~8小时,最终获得带有复杂微通道的三维多孔水凝胶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活细胞的复杂三维微通道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备水凝胶溶胶,将水凝胶单体和水凝胶溶剂分别按质量比2∶100和1.5∶100混合均匀配制成水凝胶单体浓度不同的两份水凝胶溶胶,水凝胶单体为胶原,水凝胶溶剂为PH值为5.7~8.0的磷酸盐(PBS)缓冲溶液;
第二步,制备水凝胶溶胶与细胞培养液的混合液,将第一步中制备的水凝胶单体浓度高的水凝胶溶胶与细胞浓度为1010cells/mL细胞培养液按体积比100∶1混合均匀形成第一混合液A,将水凝胶单体浓度低的水凝胶溶胶与细胞浓度为1010cells/mL细胞培养液按体积比10∶1混合均匀形成第二混合液B,细胞培养液中的细胞为酵母菌;
第三步,分别将第一混合液A和第二混合液B装入细胞打印机的两套不同的注射器中,设定好细胞打印机的运行程序;
第四步,在培养皿表面打印一层细胞与水凝胶溶胶的混合液,其中需要微孔的地方打印第一混合液A,需要微通道的地方打印第二混合液B,因第二混合液B水凝胶单体浓度低,细胞浓度高,有助于形成连通的微通道;
第五步,改变温度,使打印的混合液发生交联形成载细胞的水凝胶;
第六步,重复第四步和第五步,直至形成所需三维结构的载细胞水凝胶支架;
第七步,将上述制备的载细胞水凝胶支架置于培养箱中培养7天;
第八步,将培养后的载细胞水凝胶支架在质量浓度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中浸泡12小时使细胞完全裂解死亡后,分别用杜氏磷酸缓冲液和去离子水先后冲洗2小时,最终获得带有复杂微通道的三维多孔水凝胶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901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