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接线盒连接端子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9776.1 | 申请日: | 201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1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彭祁军;朱清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鑫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H02G3/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 连接 端子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接线盒的连接端子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120148410.2的中国专利申请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光伏接线盒连接端子组及其组件。该设计方案存在以下两点不足:一是其中的连接端子是直接安装于光伏接线盒的底座内的,连接端子上产生的热量会直接传导至光伏接线盒底座上,因此需要光伏接线盒的底座有很高的耐热性能。但现有的光伏接线盒的底座一般为节省成本,所采用的材料的耐热性往往不够高,进而影响整个器件的性能;若要加强底座的耐热性,又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二是散热支撑件和二极管之间需要填充导热绝缘物,也导致成本的上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连接端子组在光伏接线盒内安装方式的上述缺点,申请人经过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光伏接线盒连接端子的安装结构,不但便于自动化装配和维护,也有利于散热降温,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伏接线盒连接端子的安装结构,包括光伏接线盒底座、连接端子组件和二极管,所述光伏接线盒底座内具有一安装板,所述连接端子组件和二极管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连接在光伏接线盒底座中;
所述连接端子组件包括端子主体、导线夹、汇流带夹、两个二极管夹以及散热支撑件;导线夹和两个二极管夹置于端子主体的一端,汇流带夹置于端子主体的另一端,且导线夹和汇流带夹分别置于端子主体的两个端头上,两个二极管夹并排安装在端子主体同一侧面且分别置于导线夹的两侧;
所述安装板的一面为连接端子组件的安装面,其上包括多个并排的安装单元,每个安装单元上可供一个连接端子组件安装,每个安装单元上具有中间卡块、挡块以及两个卡钩;所述中间卡块插入端子主体底面的孔并与散热支撑件的垂直面的孔卡接;所述挡块抵住端子主体的挡面,散热支撑件盖合在端子主体上,所述两个卡钩插入散热支撑件两侧的槽中;
所述二极管的两端通过相邻的二极管夹夹紧于端子主体上,二级管的管壳紧贴散热支撑件。
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安装板卡装在光伏接线盒底座中,卡装方式为:所述光伏接线盒底座上具有四个卡块,其中第一卡块、第二卡块与位于所述安装板两端部的卡块卡接,第三卡块、第四卡块与所述安装板的板面卡接;所述安装板的两侧有定位面,所述光伏接线盒底座的两侧有凹槽,所述定位面分别落入所述凹槽中。
另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安装板与光伏接线盒底座一体注塑而成。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将连接端子安装在安装板中,与连接端子对应的散热支撑件压住连接端子并卡装在安装板上,然后将安装板卡装或注塑在光伏接线盒底座中。由于连接端子组件与光伏接线盒底座之间是通过安装板连接,因此只需要安装板采用耐热和强度较高的材料即可实现对性能的要求,而且由于安装板较小,利于成本控制,卡接方式时安装板的可拆卸设计也便于自动化装配和维护。此外将二级管安装在两个连接端子之间,二级管管壳紧贴散热支撑件的一端,二极管的热量可以迅速传到散热支撑件上,有利降低二极管节温,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端子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二极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汇流带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端子主体、导线夹、二极管夹及汇流带夹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散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连接端子组件、安装板及二极管的装配示意图,视角一。
图9是连接端子组件、安装板及二极管的装配示意图,视角二。
图10是光伏接线盒底座的结构示意图,视角一。
图11是光伏接线盒底座的结构示意图,视角二。
图12是本发明的最终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有以下几部分构成:连接端子组件、二极管、安装板、光伏接线盒底座。
首先介绍连接端子组件,其包括端子主体1、导线夹2a、汇流带夹2c、两个二极管夹2b以及散热支撑件3。如图1所示,端子主体1由数个相互垂直连接的端面组成。如图2、图3、图4所示,导线夹2a、二极管夹2b和汇流带夹2c均采用笼式结构。图6示出了散热支撑件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鑫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鑫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97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