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蜂窝吸能结构的柱体碰撞防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9806.9 | 申请日: | 201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3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白中浩;王玉龙;曹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15/14 | 分类号: | E01F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2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蜂窝 结构 柱体 碰撞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道路边建筑立柱、道路桥梁桥墩等安全防护领域,特指一种基于蜂窝吸能结构的柱体碰撞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车辆除了与其它车辆发生碰撞外,最主要的是与外部固定障碍物发生碰撞,并且车辆与道路边建筑立柱或者道路桥梁桥墩发生碰撞时破坏性非常大。车辆与立柱或桥墩刚度都很大,二者发生碰撞时,会在瞬间产生极大的作用力,危及乘员的生命安全以及破坏建筑物和桥梁,严重时可导致车内乘员死亡以及建筑物或桥梁坍塌。因此,在车辆与立柱或桥墩之间添加缓冲吸能装置可有效的降低事故的严重性。目前,我国建筑立柱和道路桥梁桥墩安全防护方面令人堪忧:我国大部分户外建筑立柱和道路桥梁桥墩未安装防护装置,即使一部分装有安全防护装置,也因防护装置的吸能缓冲效果不足,对乘员、车辆以及立柱或桥墩提供的保护非常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防护装置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缓冲吸能效果好的柱体碰撞防护装置。由于蜂窝结构具有质量轻、比强度高、吸能效果好等优点,所以在本装置选择蜂窝结构材料作为缓冲吸能材料。同时,为了增加防护装置的刚度,在防护装置中安装有柔性板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解决方案为:
发明了一种基于蜂窝吸能结构的柱体碰撞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护装置主要包括内层防护筒(2)、外层防护筒(3)、蜂窝结构材料(4)、下层柔性板簧(8)和上层柔性板簧(9),内层防护筒(2)与立柱(1)贴合,外层防护筒(3)与内层防护筒(2)之间填充有蜂窝结构材料并安装有下层柔性板簧(8)和上层柔性板簧(9)。
外层防护筒(3)与内层防护筒(2)之间填充的蜂窝结构材料通过粘结剂粘结在外层防护筒(3)与内层防护筒(2)的表面上。蜂窝结构材料(4)在粘结过程中,蜂窝结构材料(4)的六边形端面分别垂直于内层防护筒(2)的外表面和外层防护筒(3)的内表面,使得蜂窝结构材料有较好的吸能性,具体结构见附图3。
在外层防护筒(3)与内层防护筒(2)的下端部和上端部分别安装有下层柔性板簧(8)和上层柔性板簧(9),上下两层柔性板簧均包括柔性板簧1(11)和柔性板簧2(12),柔性板簧1(11)和柔性板簧2(12)呈十字交叉状并通过连接螺栓(10)紧固在内层防护筒(2)上。
内层防护筒(2)顶部端盖缘部与外层防护筒(3)外表面相互配合,对防护装置顶端进行密封,防止灰尘或者雨水进入装置内部。对外层防护筒(3)与内层防护筒(2)以及下层柔性板簧(8)和上层柔性板簧(9)除锈后,在其表面涂有钢材防腐蚀涂料,防止防护装置生锈。
附图说明
图1是柱状碰撞防护装置主视图;
图2是柱状碰撞防护装置俯视图;
图3是填充蜂窝结构材料三视图;
图4是柱状碰撞防护装置板簧安装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立柱 2、内层防护筒
3、外层防护筒 4、蜂窝结构材料
5、安装底板 6、立柱底座
7、地脚螺栓 8、下层柔性板簧
9、上层柔性板簧 10、连接螺栓
11、柔性板簧 112、柔性板簧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98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冲程汽油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在城市主干道快速安装大型钢桥梁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