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直径钻孔的定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0168.2 | 申请日: | 201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5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治军;姚银弟;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5/14 | 分类号: | B23B4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直径 钻孔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大直径钻孔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双轴系船的中间轴承共有4个,轴承底脚螺栓孔、定位销孔共计24个,均为紧配连接,对内孔的垂直度、粗糙度要求较高。由于该型船的机舱区域布局紧凑、空间较小,不利于电动钻孔机作业,所以在以往的施工中,都采用风钻进行人工扩孔后再利用拉刀拉孔,以保证其垂直度及粗糙度。
由于在风钻扩孔时是人工操作,无法精确保证扩孔的垂直度,对下一步的拉孔带来很大的麻烦。拉刀拉孔的进刀量为0.2mm,拉一刀的时间大约为0.5个小时。一旦扩孔时垂直度偏差1mm,就意味着要多拉5刀,用时2.5个小时。一般情况下,扩孔垂直度偏差在2-3mm(下面的计算按偏差2mm),即单个孔多拉10刀,用时5个小时,24个孔就要多用时120个工作小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大直径钻孔的定位装置,在钻孔过程中固定风钻,使其不产生晃动,避免出现风钻晃动引起的各类质量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大直径钻孔的定位装置,特点在于其构成包括固定板,与该固定板固定连接的轨道,所述轨道由燕尾座和竖直方向的燕尾槽构成,在该燕尾座上设有与燕尾槽平行的调节丝杆,所述的燕尾槽上嵌有滑块,在该滑块与燕尾槽的同侧中间设有具有螺纹的通孔,供所述的调节丝杆通过,在该滑块的另一侧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丝杆,该固定丝杆下部穿过具有螺纹通孔的防震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①以往在钻孔的时候需要3个人同时工作,在工作中需要即时调整风钻角度防止其偏斜,还必须有人扶住风钻防止其振动过大。钻一个孔大约需要1小时,孔的垂直度偏差在2-3mm。使用本装置后只需1人工作,安装、调整方便,钻一个孔大约需要0.5小时,和以往相比节约2.5个工时,24个孔节约60个工时。
②由于此工装加入了防振块,在钻孔这道工序中保证了垂直度偏差1mm以内,可以使孔具有更小的切削余量。经保守计算,在拉孔时单个孔可至少少拉10刀,节约5个小时,24个孔节约至少120个工时。再加上钻孔中节约的60个工时,总共至少节约了180个工时,经济效益可观。
③以往的施工中,如工人不谨慎操作,很有可能将孔打偏,为后续工作制造很大麻烦,严重时还会影响验收,导致延误工期,降低产品质量。采用本装置后则会防止上面情况的发生,而且操作简易,1人即可完成3人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大直径钻孔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用于大直径钻孔的定位装置的安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先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用于大直径钻孔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述,一种用于大直径钻孔的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板1,与该固定板1固定连接的轨道2,所述轨道2由燕尾座和竖直方向的燕尾槽构成,在该燕尾座上设有与燕尾槽平行的调节丝杆3,所述的燕尾槽上嵌有滑块4,在该滑块4与燕尾槽的同侧中间设有具有螺纹的通孔,供所述的调节丝杆3通过,在该滑块4的另一侧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丝杆5,该固定丝杆5下部穿过具有螺纹通孔的防震块6。
图2是本发明用于大直径钻孔的定位装置的安装图,由图可知,本定位装置的安装及操作流程如下:
(1)将中间轴承上盖卸下;
(2)将定位装置用M56×5的螺栓穿过固定板连接于中间轴承下座;
(3)将风钻竖直置于固定丝杆与被钻孔之间;
(4)调节工装位置和角度,使风钻对准孔中心;
(5)将M56×5螺栓可靠拧紧,确保整个工装被固定住,然后拧紧固定丝杆,使风钻钻头紧紧顶住被钻件;
(6)为了防止在钻孔过程中风钻跟钻,必须将风钻一端用绳索固定在轴承周围的角钢或者管子上,防止其转动;
(7)进行钻孔,拧动调节丝杆,使滑块缓慢下降,并带动风钻向下移动。
经试验表明,本发明用于大直径钻孔的定位装置可以有效的提高钻孔的精度,确保圆孔加工的尺寸、垂直度、光洁度和椭圆度。且安装方便,操作简单,便于携带,在施工现场一个人操作就完全可以完成,使原来风险比较大的大直径圆孔钻孔工作风险降到了最低,有效的提高造船质量和进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01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