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自动驾驶机器人的紧急制动控制装置与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0374.3 | 申请日: | 201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8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余贵珍;李芹;康乐;俞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8/176 | 分类号: | B60T8/176;B60T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自动 驾驶 机器人 紧急制动 控制 装置 方法 | ||
1.用于车辆自动驾驶机器人的紧急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运行状态检测 单元、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
所述执行单元包括制动机器腿、踏板连接板、驱动电机、丝杠以及安装板;其中,驱动 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丝杠上有支承架,支承架固定在安装板上,通过支承架使丝杠与 安装板相对定位;丝杠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制动机器腿的一端与滑块铰接,滑 块与丝杠上螺纹套接的丝杠螺母固定;制动机器腿的另一端与踏板连接件铰接,踏板连接件 用来与车辆内部制动踏板固连;
所述车辆运行状态检测单元为轮速传感器;轮速传感器安装在每个车轮上,用来获取各 个车轮轮速信息,并将其发送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用来接收轮速传感器发送的车轮轮速信息,并对车轮轮速信息进行分析与 处理,获得当前车辆的运行状态,包括:当前车轮轮速、参考车速、滑移率和轮速差百分比;
所述轮速差百分比i通过下述公式获得:
式中,max(ω)为各车轮轮速中的最大值,min(ω)为各车轮轮速中的最小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自动驾驶机器人的紧急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滑块的一侧设置有光电开关,光电开关与安装板固定,光电开关与滑块间设置有遮光片, 通过光电开关的通断判断车辆内制动踏板是否位于初始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自动驾驶机器人的紧急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机器腿为n段,各段间采用螺纹连接,n为正整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自动驾驶机器人的紧急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机为交流伺服电机。
5.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车辆自动驾驶机器人的紧急制动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 征在于:通过4个步骤来完成:
步骤1:系统初始化;
将控制单元中存在的数据清除,并在控制单元中设定车轮滑移率S1和S2作为主门限值, 设定车轮轮速差百分比值i1和i2作为辅助门限值;其中,S1<S2,i1<i2;
步骤2:通过控制单元实时接收轮速传感器发送的车轮轮速脉冲信号,并对车轮轮速脉冲 信号进行分析与处理,实时获得当前车辆的车轮轮速、参考车速、滑移率和轮速差百分比;
步骤3:控制单元接收到驾驶机器人发送的紧急制动命令后,进行车辆的紧急制动;
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转动,使制动机器腿推动制动踏板,制动压力增加,各车轮开始 减速,且滑移率开始增大,并且各个车轮间产生轮速差;当各车轮滑移率中的最大值S未超 过门限值S1,且轮速差百分比未超过门限值i1时,则通过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使制动机 器腿保持以速度v1踩下制动踏板;
步骤4:通过控制单元判断制动过程中车辆的状态,完成对车辆的制动控制;
当各车轮滑移率中的最大值S超过门限值S1,而轮速差百分比未超过门限值i1,或者车轮 滑移率中的最大值S未超过门限值S1而轮速差百分比超过门限值i1时,控制单元控制制动机器 腿以速度v2踩下制动踏板;
当各车轮滑移率中的最大值S超过门限值S2,且轮速差百分比未超过门限值i1,或者车轮 滑移率中的最大值S未超过门限值S1而轮速差百分比超过i2时,控制单元控制制动机器腿以 速度v4踩下制动踏板;
当各车轮滑移率中的最大值S超过门限值S1而未超过S2,且轮速差百分比超过门限值i1未 超过i2时,控制单元控制制动机器腿以速度v3踩下制动踏板;
当各车轮滑移率中的最大值S超过门限值S1而未超过S2,且轮速差百分比超过门限值i2, 或者车轮滑移率中的最大值S超过门限值S2而轮速差百分比超过门限值i1未超过i2时,控制单 元控制制动机器腿以速度v5踩下制动踏板;
当各车轮滑移率中的最大值S超过门限值S2而且轮速差百分比也超过门限值i2时,控制单 元控制制动机器腿以大小为v6的速度松开制动踏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03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