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近红外二维相关光谱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0449.8 | 申请日: | 201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5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相秉仁;徐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中健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 | 分类号: | G01N21/35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44216 | 代理人: | 刘润愚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红外 二维 相关 光谱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物质的近红外二维相关光谱的方法,可应用于药品、食用油、石油等领域,通过近红外仪器对此类样品检测系列近红外光谱,进行处理得到二维相关光谱,显示出其光谱特征,可实现样品的定性鉴别及其它机理研究。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快速简便,具有无损的特点,使近红外光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及应用领域。
传统的光谱分析方法,如紫外、可见和中红外光在不透明样品中的穿透能力有限,对很多样品,不加处理很难测定。相对来讲,近红外光谱的穿透能力较强(特别是在700-1100nm左右,对固体的穿透能力可达几厘米),漫反射分析非常方便,因此对试样的状态要求低,除清澈的气、液、固态试样外,还可检测粉末状、糊状、浆状、丝状或其它不规则试佯,不需或很少要求试样预处理过程,便于实现快速、实时、在线分析和控制
近红外光谱法具有包含信息量大、便捷、快速、无损等特点,逐渐为分析界所重视,它包含大量氨基、羟基和碳氢键的振动信息,可以用于食品、药品、化工产品等的定性及定量分析。
但由于近红外光谱信息弱,谱峰高度重叠,谱峰指认相对难度较大,在定性分析和结构分析等领域一直进展缓慢,对于复杂体系的分辨率较低,对于一些接近的样品,无法进行直观的分析。
二维相关光谱指对系列光谱的相关分析,得到光谱的二维信息,它对重叠信号有很强的分辨能力,能够发现隐藏在光谱中的特征,在定性鉴别、结构分析、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等研究领域有很广泛的用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对样品进行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检测的方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后检测不同温度下的近红外光谱,计算得到动态光谱,进一步获得二维相关光谱的同步光谱和异步光谱,从而能够提高传统光谱的分辨率,增加光谱信息的可解读性,显示出其光谱特征,可实现样品的定性鉴别及其它机理研究,解决了目前近红外光谱中不能直观解析及定性解析的缺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检测近红外二维相关光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对待测样品进行预处理;
b、开启近红外检测装置,包括积分球检测附件;
c、称取适量样品,装入石英瓶,入控温检测器,置于积分球检测附件;
d、开启控温检测器,设定检测温度,检测设定温度下的近红外光谱;
e、升高温度,平衡3分钟后检测下一张近红外光谱,依次继续,直到达到要求;
f、计算动态光谱:
其中,温度和之间的光谱信号为,其中为波数;
g、计算同步光谱及异步光谱:
同步相关光谱:
异步相关光谱:
其中,为的Hilbert变换:
。
其中,预处理的方法是固体样品充分干燥,液体样品除杂质及水份。而上述石英瓶的内径为2cm。并且在上述步骤d中,采样分辨率为8cm-1,光谱范围为12500-4000cm-1,测定64次求平均以提高信噪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光谱的吸收峰在第二维的尺度上展开,提高光谱分辨率,有效地分离重叠的谱线,使近红外光谱的谱峰更为便利;
2、通过谱线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能够详细地研究不同分子间或分子内的相互作用;
3、检测光谱强度的变化次序,能有效地对化学反应过程和分子振动的动力学过程进行详细的研究;
4、发现有机样品的近红外光谱特征,也可用于真伪样品的鉴别,解决了目前近红外光谱中不能直观解析及定性解析的缺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二维相关光谱的获得示意图。
图2为二维同步相关光谱示意图。
图3为二维异步相关光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检测近红外线二维相关光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对待测样品进行预处理;
b、开启近红外检测装置,包括积分球检测附件;
c、称取适量样品,装入石英瓶,入控温检测器,置于积分球检测附件;
d、开启控温检测器,设定检测温度,检测设定温度下的近红外光谱;
e、升高温度,平衡3分钟后检测下一张近红外光谱,依次继续,直到达到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中健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中健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04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