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噪比增强的NPLS流动显示系统及其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0649.3 | 申请日: | 201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5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易仕和;赵玉新;何霖;田立丰;朱杨柱;陈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G02B2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npls 流动 显示 系统 及其 成像 方法 | ||
1.一种信噪比增强的NPLS流动显示系统,包括激光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4)安装有与入射激光波长相应的1/2波片(412),所述1/2波片(412)可绕所述1/2波片(412)的轴向转动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4)包括导光臂(41),所述导光臂(41)任意位置处设置套筒(40),所述1/2波片(412)安装于所述套筒(4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臂(41)包括相连的第一导光臂(400)和第二导光臂(401),所述套筒(40)容于所述第一导光臂(400)内并与所述第二导光臂(401)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光臂(400)的内壁周向设置面向所述第二导光臂(401)的一侧开放的第一凹槽(403);
所述第二导光臂(401)的外壁周向设置面向所述第一导光臂(400)的一侧开放的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403)可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外,所述套筒(40)的相对两端分别顶接于所述第一凹槽(403)的侧壁和所述第二导光臂(401)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0)包括:第一套筒(404)和收容于所述第一套筒(404)内的第二套筒(405);所述第一套筒(404)内壁设置一侧开放的凹槽,所述第二套筒(405)收容于所述凹槽内,所述1/2波片(412)的两相对侧分别顶接于所述第二套筒(405)的一端和所述凹槽内侧的凸台(4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上和所述第二套筒(405)的外壁设置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第二套筒(405)通过螺纹与所述第一套筒(404)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404)的侧壁设有通槽(402),所述通槽(402)的周向两侧设有两个螺孔,所述套筒(40)的侧壁遮挡所述通槽(402)和所述螺孔;所述第一导光臂(400)还包括分别穿过所述螺孔的两固定螺钉(413),所述固定螺钉(413)的一端顶接于所述套筒(40)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计算机系统(1)、CCD相机(2)、风洞实验段(3)、同步控制器(5)和纳米粒子发生器(6);所述纳米粒子发生器(6)产生的纳米级粒子为TiO2;所述激光器(4)的出射口处还设置有片光器。
9.一种信噪比增强的NPLS流动显示系统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启纳米示踪粒子发生器(6)向风洞实验段(3)投放纳米示踪粒子;
同步控制器(5)发出控制信号打开激光器(4)照亮风洞实验段(3)流场;
CCD相机(2)收到所述同步控制器(5)发出的控制信号后拍摄曝光,获得图像,并判断所获得图像信噪比;
如果所获得图像不能清晰辨认风洞实验段(3)中流场精细结构,则调节1/2波片(412)的位置,使得激光透过所述1/2波片(412)照射风洞实验段(3)后再次在所述CCD相机(2)上成像,并判断图像信噪比;
直到所获得图像能清晰辨认风洞实验段(3)中流场精细结构,则固定1/2波片(412)位置,并将CCD相机(2)所获得图像传输至计算机系统(1)储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064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