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击球性的运动球杆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1875.3 | 申请日: | 201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4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礼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礼勤 |
主分类号: | A63B59/12 | 分类号: | A63B59/12;A63B59/00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余建国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击球 运动 球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动器材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运动球杆。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运动球杆,如曲棍球杆,主要有木杆和纤维杆两种形式,而无论是哪种材质的曲棍球杆,其击球部均显得较硬,且弹性不足,导致击球费力,且还易发生击球产生震动传递到手部,易伤手部。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克服上述缺陷,提升击球性能,使用省力的运动球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如下技术方案:
提高击球性的运动球杆,该运动球杆具有手握部和击球部,击球部的结构包括内部的芯杆和包覆芯杆外周的PU层,芯杆与手握部一体成型制作;芯杆上开设有前后面接通的通孔,PU层的前后面通过通孔连接在一起。
所述PU层通过注模结合在芯杆上,在PU层的击球正面上成型有凸点或凹孔。
本发明的击球部的结构包括内部的芯杆和包覆芯杆外周的PU层,且PU层的前后面相互连接在一起,这样在使用时,利用PU层良好的弹性及前后两面互动,具有缓冲功效,避免硬接球,同时还可吸持来球,提高击球稳定性;击球出去时,PU层的弹性作用可加快出球,省力,由此获得良好的击球效果。
本发明再一优点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PU层的击球正面上成型有凸点或凹孔,可进一步提高击球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外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局部结构构造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之PU层包覆成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运动球杆是以曲棍球杆100为例,其具有手握部1和击球部2,击球部2的结构包括内部的芯杆21和包覆芯杆21外周的PU层22,芯杆21与手握部1一体成型制作;芯杆21上开设有前后面接通的通孔211,PU层22的前后面通过通孔211连接在一起。
PU层22注模结合在芯杆21上,在PU层22的击球正面上成型有凸点或凹孔221。图4所示,包覆PU层22时,将预先制作好的芯杆21和手握部1放入模具的模腔中,然后再灌入PU材料,一起模压成型,即可实现PU层22包覆芯杆21构成击球部2。由于芯杆21上开设有前后面接通的通孔211,PU层22注模成型时,其前后面通过通孔211连接在一起,即部分PU材料灌入通孔211,实现前后面连接成一整体,具有良好的传导力,使产品内部结构更稳定。
使用时,PU层22具有缓冲功效,避免硬接球,同时还可吸持来球,提高击球稳定性;击球出去时,PU层22的弹性作用可加快出球,使用起来更省力,由此获得良好的击球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礼勤,未经陈礼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18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蛋白、血清溶液的除菌和净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井电涡流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