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末脱碳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2233.5 | 申请日: | 201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9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单文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文奎 |
主分类号: | C22B1/02 | 分类号: | C22B1/02;C22B34/22;C01B19/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0041 重庆市高***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末 脱碳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碳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从含碳的钒矿土中提取五氧化二钒的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粉末脱碳系统。
背景技术
钒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以合金形式加入金属建材中能显著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和抗氧化性等特性。目前在五氧化二钒行业中,钒和碳大多为共生矿,在提钒过程中由于碳的存在,提钒温度无法控制。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脱碳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为隧道块状脱碳,另一种为流化床颗粒脱碳,但在含碳的钒矿土中提取钒时,因碳的燃烧温度在650℃左右,提取钒的温度在850℃~900℃,在含碳的钒矿土提取钒时首先必须进行脱碳处理,但往往在脱碳时脱碳的温度很难精确的控制,因此在含碳的钒矿土中提取钒都未成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在不影响提钒的情况下精确控制碳含量的粉末脱碳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粉末脱碳系统,包括脱碳炉、进料斗、旋转及提升执行器、集料斗、燃烧器、布料器和进风总管;
所述进料斗设置在脱碳炉的顶部,进料斗出料口伸进脱碳炉内;
所述脱碳炉的顶部设有烟气出口,底部设有气固换热器;
所述气固换热器包括密封壳体和密封壳体内竖直设置的数个矿料流通管;所述密封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矿料流通管与脱碳炉内相通,矿料流通管之间以及矿料流通管与密封壳体之间为空气流通通道;
所述脱碳炉内、且位于烟气出口与气固换热器之间从上向下设有多个集料斗;所述脱碳炉的内壁上、且位于烟气出口与气固换热器之间均布设有多个布风管;
所述燃烧器设在最下的集料斗与气固换热器之间;
所述气固换热器的出风口与进风总管内连通,所述布风管与进风总管连通;
所述进料斗的出口和集料斗的出口正下方均设有布料器,布料器为锥形结构,布料器的顶尖向上;所述布料器由旋转及提升执行器驱动可转动或/和上下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每个所述的集料斗内设有搅料器。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在布料器对应的脱碳炉的内壁圆周上均布设有多个布料风管,所述布料风管的一端与进风总管连接,另一端伸向布料器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矿料提升机,所述矿料提升机的出料口位于进料斗的正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灰斗和输料装置,所述灰斗设置在气固换热器的正下方,灰斗的出口位于输料装置的正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还包括高温除尘器、高温风机和排烟管,所述脱碳炉上的烟气出口通过管道与高温除尘器的烟气进口连通,所述高温除尘器的净烟气出口通过管道与高温风机的进风口连通,高温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排烟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的进风口通过管道与排烟管内相通,循环风机的进风口通过管道与气固换热器的进风口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粉末脱碳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粉状脱碳,首先启动燃烧器,脱碳炉内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将矿料由进料斗加入,然后通过集料斗逐级向下,在下落的过程中,脱碳产生的热量预热矿料,同时通过气固换热器预热空气以及通过高温矿料的余热来预热空气,燃烧后的烟气经高温除尘器后由高温风机排出,部分由循环风机抽回用于控制脱碳炉内的温度,可达到在脱碳炉内瞬间脱碳,精确控制温度。
2、燃烧后的烟气经高温除尘器后由高温风机排出,部分由循环风机抽回用于控制脱碳炉内的温度,使燃烧后的烟气的热量也达到有效地利用。
3、矿料通过集料斗逐级向下时,通过布料器将矿料向四周散开,与进入的空气有效地混合,有利于矿料在燃烧器处瞬间脱碳。
附图说明
图1为粉末脱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脱碳炉; 2—进料斗; 3—旋转及提升执行器; 4—集料斗; 5—燃烧器; 6—布料器; 7—进风总管; 8—烟气出口; 9—气固换热器; 91—密封壳体; 92—矿料流通管; 10—进风口; 11—布风管; 12—搅拌器; 13—布料风管; 14—灰斗; 15—输料装置; 16—高温除尘器; 17—高温风机; 18—排烟管; 19—烟气进口; 20—净烟气出口; 21—循环风机; 22—矿料提升机; 23—布风进料阀; 24—助燃风进风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文奎,未经单文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22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