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人机飞行试验的调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2398.2 | 申请日: | 201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4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华;白越;孙强;续志军;吴宏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G05D1/10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人机 飞行 试验 调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试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飞行试验的调试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一种有动力、可控制、能携带多种任务载荷、执行多种任务并能重复使用的无人战术无人机,由于其零伤亡风险和高机动性等优势引起了各国军方的高度重视。无人机与地面的数据传输分上行和下行,上行是从地面到无人机,下行是从无人机到地面。
通常情况下,当我们调试无人机时,如果需要更改高度等的控制参数的值,有如下三种方式,1、用遥控器,但遥控器的通道数有限,也可以不断地改程序,调到哪部分,就把用到的参数映射到相应的遥控器通道,但总改程序也麻烦;2、停止无人机运行,改程序,重新烧程序后脱离仿真器,再上电运行,此种方式麻烦,浪费时间;3、停止无人机运行,改程序,无人机带着仿真器飞行,此种方式也麻烦,另外无人机带着仿真器飞行比较笨重,而且线短,不方便调试。
通常情况下,当我们调试无人机时,如果直接用眼睛观察无人机的动作,不能精确地察觉到一些参数的细微变化,也就不能及时地对一些控制参数进行调整,不方便调试,而且不能对异常甚至危险的飞行情况及时报警,并有可能产生如下后果:无人机飞行安全性降低,严重破坏无人机的机体结构,甚至坠毁。机载存储器通过飞行计算机可以将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实验数据记录下来,但只有当无人机降落地面后,才能读取该数据以了解某些参数的变化情况,如果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的某些参数出现异常和失效等情况,我们将无法及时发现并应对;用现成的串口助手不能显示小数,也不能将数据存储下来,用于事后分析;用串口线连无人机与监测电脑,串口线影响无人机的飞行,不方便调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不能及时察觉参数的变化对参数进行调控,以及不能对数据的存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用于无人机飞行试验的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无人机部分和地面部分,无人机部分包括DSP和第一无线模块,地面部分包括第二无线模块、电平转换模块和电脑调参软件模块;当地面部分需要更改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控制参数和电机转速时,电脑调参软件模块发出信号指令,经过电平转换模块到达第二无线模块,第二无线模块发射无线射频信号到第一无线模块,由无人机部分的第一无线模块接收信号后发送到DSP;DSP对接收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控制参数更改设置后发送到第一无线模块,第一无线模块发射无线射频信号到第二无线模块,第二无线模块接收到第一无线模块发射的信号后经过电平转换到电脑调参软件模块,电脑调参软件模块显示更改后的数据。
本发明不仅能以曲线和数值的形式将变量实时显示出来,而且能实时监控飞行试验数据,并在实验数据超出安全范围时及时报警。此外,本发明构成简单、可靠性高、操作容易,利用本发明可缩短无人机控制系统的开发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用于无人机飞行试验的调试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用于无人机飞行试验的调试装置电脑调参软件模块的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调试装置包括DSP、第一无线模块、第二无线模块、电平转换模块和电脑调参软件模块,其中DSP和第一无线模块安置于无人机上,第二无线模块、电平转换模块和电脑调参软件模块属于地面部分。当地面部分需要更改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控制参数时,在电脑的调参软件处可进行更改,经过电平转换到达第二无线模块,第一无线模块接到数据后经串口传给DSP,通过此种方式可改的参数数量较多,而且省事,节省时间,也减去了仿真器的重量。无人机的姿态等信息从DSP发到第一无线模块,第二无线模块接到数后经过电平转换,通过串口传到电脑,电脑上的调参软件模块就可以显示姿态等的数据。通过电脑上的调参软件模块可以看到姿态等参数的细微变化,也就能及时对一些控制参数进行更改,节省时间;该调参软件也能显示小数,还能将数据存储下来,用于事后分析;用2个无线模块取代了无人机与电脑间的串口线,有利于无人机的飞行,方便调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23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量回馈电梯系统
- 下一篇:一种温控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