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溶血磷脂的方法及所制备的溶血磷脂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2630.2 | 申请日: | 201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6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昭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3/00 | 分类号: | C12P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李渤;张伟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溶血 磷脂 方法 | ||
1.一种制备溶血磷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采用酯交换酶催化大豆毛油中磷脂上的脂肪酸基团转移到大豆甾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以大豆为原料,制备含有磷脂和大豆甾醇的大豆毛油;
2)向经步骤1)制备的大豆毛油中加入酯交换酶,催化大豆毛油中的磷脂上的脂肪酸基团转移到大豆甾醇上,从而生成溶血磷脂;以及
3)分离经步骤2)制备的溶血磷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大豆在制备前先经过脱皮处理,其中脱皮温度为70℃~90℃,脱皮率为80%~90%;
优选地,采用压榨法或浸出法制备大豆毛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榨法包括将大豆破碎、软化后通过冷榨机进行压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出法包括将大豆破碎、轧胚后以0.25~0.35mm的胚片厚度进料到浸出器中,采用工业己烷进行萃取,萃取温度为50℃~60℃,然后将得到的混合液体在0.02~0.03Mpa的真空度下蒸发,并对制得的大豆毛油进行汽提脱溶以及干燥处理;
优选地,其中将得到的混合液体在0.02~0.03Mpa的真空度下进行二次蒸发,第一次蒸发时温度控制为58℃~60℃,将混合液体浓度控制为38~42%,第二次蒸发时温度控制为90~105℃,将混合液体浓度控制在96~99%。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加入酯交换酶之前先去除经步骤1)制备的大豆毛油中的水化磷脂;
优选地,所述去除水化磷脂包括:将经步骤1)制备的大豆毛油升温至42℃~63℃,加入1%~3%(重量百分比)的水,混合均匀后使磷脂和水絮凝,然后以2000~6000×g,离心5秒~1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
将经步骤1)制备的大豆毛油直接或经去除水化磷脂后升温至42~63℃,然后在500~10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下向大豆毛油中加入1~3%(重量百分比)的水,搅拌10~60秒后,以相对大豆毛油量的50~150ppm加入酶活力为800~1200LATU/g的酯交换酶,在42~63℃的温度下,以50~2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反应20~12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酯交换酶催化大豆毛油中磷脂Sn-2位上的脂肪酸基团转移到大豆甾醇上。
优选地,所述酯交换酶的酶活力为1000LATU/g;
优选地,所述酯交换酶通过地衣芽孢杆菌发酵生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
离心经步骤2)获得的反应体系,然后分离包含溶血磷脂的胶质层,在90~115℃和真空条件下干燥;
优选地,所述离心条件包括:在55~90℃的温度下,以2000~6000×g的速度,离心5秒至1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溶血磷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26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