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胃癌靶向性多肽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4377.4 | 申请日: | 201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9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禄韶英;张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8 | 分类号: | C07K7/08;A61K4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胃癌 靶向 多肽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肿瘤的分子影像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胃癌靶向性多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估计全球每年有70万人死于胃癌,占据肿瘤致死率第二位。2005年我国胃癌发病率在男性中达37.1/10万,女性为17.4/10万胃癌发病总人数达到全世界的42%以上。我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达40万人,死亡人数达30万人。在卫生部组织的全国第二次死因调查中,我国胃癌的死亡率占到所有因癌症死亡人数的23.2%,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
胃癌发病隐匿,近半数早期胃癌病人没有临床症状,仅部分有轻度消化不良等症状,如上腹隐痛不适、轻微饱胀、疼痛、恶心、嗳气等。胃癌尽管经过手术、放疗、化疗等积极治疗,各期总体5年生存率仍仅有30%左右,而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术后5年生存率超过90%,微小胃癌则几乎达到100%,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胃癌疗效的关键(Wai K Leung,Ming-shiang Wu,Yasuo Kakugawa,et al.Screening for gastric cancer in Asia:current evidence and practice.The Lancet Oncology,2008;9(3):279-287)。
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很低,早期胃癌手术率<10%,而在早期胃癌诊断最先进的日本,早期胃癌手术率占50%以上。所以如何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和手术率,从而改善胃癌病人的整体5年生存率是我国胃癌研究的重大课题。
胃癌的诊断主要涉及内镜、影像、病理、检验和消化内科、胃肠外科等专业,而胃镜检查是人群筛查的最终确诊方法。目前主要有下面两方面的因素影响胃癌的早期诊断:
1、早期胃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特性
胃癌的发生、发展被认为是在致癌因子作用下,从胃黏膜炎症开始的一个逐渐累积的慢性过程。目前较为认可的胃癌的发生模式是1988年Correa提出的:“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小肠型肠上皮化生-轻度不典型增生(Low grade dysplasia,LGD)-重度不典型增生(high grade dysplasia,HGD)-胃癌(肠型)”(Correa P.A human model of gastric carcinogenesis.Cancer Res.1988;48:3554-60.),这是一个连续的、漫长的病理学过程。
日本的研究发现,存在胃黏膜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病人在4到48个月内的观察期内60-85%被诊断为胃癌,欧洲大宗病例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在10年的随访期内,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LGD和HGD等癌前病变患者中,分别有0.8%,1.8%,3.9%和32.7%的病人发生胃癌。该结论是对2万多名病人进行长达10年的随访,每个病人进行3-5次胃镜、活检的基础上才得出的。可见,按照目前的方法必须在高危人群反复随访筛查,才有可能做到胃癌的早期诊断。另外,2004年以来在日本“早期胃癌检诊协会”所属医疗机构中,检出的胃癌中超过70%为EGC,如此高的早期胃癌检出率则得益于对无症状的人群进行胃癌筛查。
但是胃镜筛查费用高、周期长且占用大量的医疗资源,同时受到病人依从性、内镜医生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全世界除了日本以外,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无法针对胃癌进行癌前疾病的长期胃镜筛查。我国人口众多,潜在的癌前病变的病人基数大,缺少训练有素的内镜医生,进行大规模的、反复的前瞻性调查难度更大。在广大农村甚至有很多病人患慢性胃病多年都未接受胃镜检查,直到出现胃癌的严重并发症才开始积极治疗。所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实用、高效的以胃镜活检为主的胃癌筛查方案,并努力开展无症状人群的早期胃癌筛查是当务之急。
2、目前的胃镜诊疗技术有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43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品位复杂难处理矿熔渣法制造粒铁的工艺
- 下一篇:多用学生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