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形圆筒形零件的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4640.X | 申请日: | 201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1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童华松;赵卫军;林爱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仪征市福斯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1/10 | 分类号: | B21D51/1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11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筒 零件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零件的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长形圆筒形零件是机械生产中常用的形状零件,通常的加工方法是:购进圆形管材,依次经下料、倒角、磨外圆、镗孔,制成。由于定制管材内径常常小于零件内孔0.1mm~0.2mm,为了形成成品的内孔,须进行镗孔,现有的加工方法完全靠生产工人在车床上一个一个地镗孔,每个工作日每个操作工只能镗孔500只左右,速度慢,效率低,生产成本相对也较高,另外,加工的产品内孔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精度的长形圆筒形零件的加工工艺。
本发明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下料;
2、加工外圆,形成半成品;
3、在冲床的下端连接芯棒,在与芯棒相对的冲床座上固定具有圆柱形凹槽的模具;将半成品立向置于具有圆柱形凹槽的模具内,在半成品中心上端放置钢球;启动冲床,使芯棒挤压钢球自半成品的下端穿出。
本发明以冲床替代原来的镗孔设置,只需设计一套具有圆柱形凹槽的模具,凹槽的内径与长形圆筒的成品外径相同,设计一只钢球,钢球的直径与长形圆筒的成品内径相同,设计外径小于钢球直径的芯棒。将下料、加工外圆后形成的半成品分别放在模具的圆柱形凹槽中,工作时,随着半成品零件连续送料到一定位置,冲床使上面的芯棒往下挤住钢球向下运动,在冲床一次行程后,内孔因受钢球挤压达到尺寸要求,成品零件自动向前掉进料斗,下一个零件连续往返工作,由于在冲床上连续完成,每个工作日每个操作工可完成3000只左右,速度快,效率高,生产成本相对降低,而且产品误差小,精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一、生产准备
设备:冲床。
一套具有圆柱形凹槽的模具,凹槽的内径与长形圆筒的成品外径相同。
一只钢球,钢球的直径与长形圆筒的成品内径相同。
一根外径小于钢球直径的芯棒。
二、生产
1、下料:从连续长的圆柱形钢材上,经切割,形成圆柱形段料。
2、分别加工圆柱形段料的外圆,形成半成品。
3、在冲床的下端连接芯棒,在与芯棒相对的冲床座上固定模具。
4、将半成品立向置于模具内,在半成品中心上端放置钢球。
5、启动冲床,使芯棒挤压钢球自半成品的下端穿出。
6、取出成形的长形圆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仪征市福斯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仪征市福斯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46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局端设备自动选举方法
- 下一篇:用于调节机动车辆的前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