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片制绒药液的激活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4969.6 | 申请日: | 201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5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庆;蒋剑波;莫毓东;陆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昊诚光电(太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33/10 | 分类号: | C30B33/10;C23F1/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片 药液 激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片制绒药液的激活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领域中,在多晶硅制绒前,需要将硅片用作激活片将药液激活,否则制绒的效果达不到规定的减重量,激活药液时,每次取一百到两百片之间的完好硅片置于药液中,经过20分钟后将硅片取出并留存,用于激活过药液的硅片即不能再做正常的硅片使用,只能在下次药液激活时继续用作起激活药液作用的激活片,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激活片会逐渐变薄最终成为碎片,这种激活药液的方法缺点较大,主要是硅片的取出极为不易,如果不取出硅片直接用于下次激活药液,则激活次数过多以后,激活片碎片越来越小,最后容易掉到制绒槽的过滤网中并造成堵塞,影响了药液的正常循环液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方便取放激活片的硅片制绒药液的激活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硅片制绒药液的激活管,所述硅片制绒药液的激活管具有耐酸碱的激活管本体,在所述激活管本体的两端分别开设一对开口,在所述激活管本体的本体上开设均匀分布的孔,所述激活管本体的内腔通过一对所述开口、所述孔与外部相连通,设置可分别封住一对所述开口的一对塞子,所述塞子的本体的一端可插入所述开口。
优选地,所述孔为圆形孔或多边形孔,所述孔的径向最大尺寸不超过4mm。
优选地,所述塞子的本体的另一端沿周向方向向外凸出形成盖子。
进一步地,设置缠绕固定在所述塞子的本体上的用于提拉所述硅片制绒药液的激活管的提拉线。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设置耐酸碱的激活管本体,在激活管本体本体的周向方向上开设均匀排布的孔,制绒药液可以由孔流入激活管本体的内腔中,在激活管本体的两端开口分别设置一对塞子,将用作激活作用的硅片置于激活管本体中后,分别用一对塞子的本体的一端堵住一对开口,塞子的本体的另一端沿周向方向向外凸出形成盖子,在一个塞子的本体上缠绕设置提拉线,这样可方便得将硅片制绒药液的激活管放置或取出制绒药液中。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结构。
参见图1所示,激活管本体1的本体由耐酸碱的材料制成,可以适应硅片制绒药液的酸碱度,不会因化学反应而被分解或腐蚀,激活管本体1的两端部分别具有开口,在激活管本体1本体上开设多个孔如2,多个孔如2沿激活管本体1的轴向方向、周向方向均匀分布,激活管本体1的内腔通过两端的一对开口与多个孔如2与外部相连通,设置可以封住激活管本体1两端的一对开口的一对塞子3,一对塞子3的一端可插入到一对开口中,通过螺纹或者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堵住一对开口,塞子3的另一端沿周向方向朝外凸起形成盖子4,操作工人可方便得通过盖子4使塞子3封堵或脱离激活管本体1的两端开口,设置缠绕固定在一个塞子的本体上的提拉线5,当塞子封住激活管本体1时,通过提拉线5可以提起或放下硅片制绒药液的激活管。
在图1中,开设在激活管本体1的本体上的多个孔如2为圆形或多边形,径向尺寸不超过4mm,激活片一般可使用5次,使用超过5次则激活片的径向大小会小于4mm,使用本发明的硅片制绒药液的激活管的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将一对塞子3打开,将完好的硅片置于激活管1中,然后用塞子3封堵住激活管本体1两端开口,通过提拉线5将激活管1置于制绒药液中,制绒药液即可由多个孔如2进入到激活管1中并被激活,使用满5次后,通过提拉线5将激活管1提出,开启塞子3,将残余的激活片更换为完好的硅片,最后将激活管1再次置于新的制绒药液中,如此循环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昊诚光电(太仓)有限公司,未经昊诚光电(太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49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