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溶解奶粉的奶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5947.1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3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俞安烊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安烊 |
主分类号: | A61J9/00 | 分类号: | A61J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陈洪娜 |
地址: | 3151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溶解 奶粉 奶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奶瓶,特别是一种能够快速溶解奶粉的奶瓶。
背景技术
很多婴儿在哺乳期需要用配方奶粉喂养,为了保证婴儿能够更好地吸收奶粉中的营养,如何科学地冲配奶粉成为奶粉喂养的主要问题。
通常,我们认为优质奶粉的溶解度指数不低于1.5克/毫升,溶解后的奶颗粒在0.25~0.45mm之间。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先用100度左右的开水加20度左右的冷水进行奶粉调配,然后将调配后的奶粉放入奶瓶中,另外一种方法是直接加入37~42度的水进行奶粉的冲泡,在冲泡过程中,为了使得奶粉和水完全融合,就需要靠人的手臂不断地甩动奶瓶,但是,为了方便清洗,现有奶瓶的内壁通常都是做的比较光滑,这使得奶粉的溶解变得较为困难,可能晃动奶瓶很多次后发现仍然会有较大的颗粒悬浮(奶粉颗粒在0.5~1.5mm之间),一方面比较容易堵住奶嘴,引成吸奶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奶粉没有彻底的溶解,易引起营养吸收不良,造成婴儿身体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问题。因此,为了让奶粉能够充分溶解在水中,冲泡奶粉时都需要大人多次摇晃奶瓶,多次摇晃后尽管奶粉溶解了,但是又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婴儿吸食奶的时候吸入大量气泡,也容易产生健康问题。
为了实现奶粉的充分溶解,现有技术中也有如专利号为200620122853.3的中国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奶瓶》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奶瓶,它包括奶嘴盖、奶嘴环、奶嘴、瓶身;所述奶嘴环是中空的结构,所述奶嘴穿过奶嘴环的中空部位放置在奶嘴环内;所述奶嘴环与瓶身用螺纹连接;所述奶嘴盖活动的盖在奶嘴环上;所述奶嘴和瓶身之间设有引漩器,该引漩器下方的瓶身内设瓶胆。虽然上述专利在奶嘴和瓶身之间设置了引漩器,有助于奶粉的溶解,但是却增加了奶瓶设计的复杂度,而且引漩器上开设的斜槽也不易于清洗,还容易引起折断或堵塞,仍然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清洗且有助于快速溶解奶粉的奶瓶。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溶解奶粉的奶瓶,包括有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的内壁上形成有凹凸的纹理。
作为优选,所述凹凸的纹理为一种分布在所述瓶体内壁上的凹凸颗粒,并且,所述瓶体的内壁在每平方厘米内分布有18~22颗所述的凹凸颗粒。凹凸颗粒在奶瓶内壁上可以呈规则排列分布,也可以为不规则排列分布,而每平方厘米内的凹凸颗粒的数量则决定了奶粉溶解程度的好坏,如果每平方厘米内凹凸颗粒的数量小于18颗的时候,则凹凸颗粒分布过于稀疏,冲泡奶粉时,水的冲击力就达不到快速溶解奶粉的目的;如果每平方厘米内凹凸颗粒的数量大于22颗,虽然水的冲击力能够达到快速溶解奶粉的目的,但是由于单位面积内的凹凸颗粒数量过多,在摇晃奶瓶的时候,会产生太多的气泡,导致婴儿喝奶粉的时候有可能吸入大量的气泡,损害婴儿的健康;因此,当凹凸颗粒的范围合理控制在每平方厘米内18~22颗时,此时既能保证水的冲击力够大,又能够防止产生过多的气泡,能够达到快速溶解奶粉的目的,获得较好的冲泡奶粉的效果。
考虑到外观的美观,作为优选,所述凹凸颗粒的表面最好呈圆滑过渡的曲面,并且,该凹凸颗粒在所述奶瓶内壁上的投影线为封闭的圆弧线。于是,凹凸颗粒表面的光滑性使得奶瓶内壁的凹凸纹理能够形成一种自然美观的形态,凹凸曲面结构不仅能够扩大和水的接触面积,而且在清洗中还能够减少应力,防止损伤手以及破坏凹凸颗粒的表面,
为了平衡水动力效果和方便清洁,作为优选,所述凹凸颗粒的曲面在所述奶瓶内壁上的投影线的最大直径范围为1~1.5mm,所述凹凸颗粒的曲面最高点的高度范围为0.6~0.8mm。凹凸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是决定水动力效果主要因素,当凹凸颗粒体积过大时(凹凸颗粒的投影最大直径超过1.5mm,且最高凸点高于0.8mm),此时,虽然水动力效果能够很好地满足快速溶解奶粉的要求,但由于凹凸颗粒在奶瓶内壁上的凹凸过于明显,增加了清洗的难度,使得奶瓶的清洗变得较为困难;当凹凸颗粒的体积过小时(凹凸颗粒的投影最大直径小于1mm,且最高凸点低于0.6mm),此时,凹凸效果不明显,虽然方便了奶瓶的清洁,但是水动力效果减少,无法达到快速溶解奶粉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安烊,未经俞安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59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